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2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四卷目錄

 春秋部紀事四

經籍典第二百四卷

春秋部紀事四

《宋史儒林傳》:「聶崇義,河南洛陽人。少舉《三禮》,善《禮》學, 通經旨。漢乾祐中,累官至國子博士,校定《公羊春秋》, 刊板於國學。」

邢昺,字叔明,曹州濟陰人。太平興國初,舉《五經》,廷試 日,召升殿問以群經發題。太宗嘉其精博,擢《九經》及 第,授大理評事,召為國子監丞,專講學之任,選為諸 王府侍講。真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咸平二年,始置 翰林侍講學士,以昺為之。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 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公羊》《穀梁春秋傳》,及成,並加階 勳。初置講讀之職,即於便坐令昺講《左氏春秋》,侍讀 預焉。五年,講畢,宴近臣於崇政殿,賜昺襲衣、金帶,遷 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權知院事。景德四年,超拜尚 書,賜襲衣、金帶,贈左僕射。昺在東宮及內庭,侍上講 《左氏傳》,據傳疏敷引之外,多引時事為喻,深被嘉獎。 上嘗問:「管仲、召忽皆事公子糾,小白」之入,召忽死之, 管仲乃歸,齊相桓公。豈非召忽以忠死,而管仲不能 固其節,為臣之道當如是乎?隨其事理以對。

李覺,字仲明,本京兆長安人。太平興國五年,舉《九經》。 起家將作監丞。久之,遷國子博士。淳化初,上以經書 板本有田敏,輒刪去者數字,命覺與孔維詳定。二年, 詳校《春秋正義》成,改水部員外郎、判國子監。

李之才字挺之。天聖八年同進士出身,權共城令。時 邵雍布裘蔬食,躬爨以養父。之才叩門來謁,勞苦之 曰:「好學篤志,果何似?」雍曰:「簡策之外,未有適也。」之才 曰:「君非跡簡策者,其如物理之學何?」他日則又曰:「物 理之學學矣,不有性命之學乎?」雍再拜,願受業。於是 先示之以陸淳《春秋》,意欲以《春秋》表儀五經。既可語 《五經》大旨,則授《易》而終焉。

胡旦,字周父,少有雋才,博學能文辭。舉進士第一,以 祕書省少監致仕。旦喜讀書,既喪明,猶令人誦經史, 隱几聽之,不少輟。著《漢春秋》斲大硯,方五六尺,刻而 瘞之曰:「胡旦修《漢春秋》硯。」

孫復,字明復,晉州平陽人。舉進士不第,退居泰山。學 《春秋》,著《尊王發微》十二篇,大約本於陸淳而增新意。 石介有名山東,自介而下,皆以先生事復,年四十不 娶,李迪知其賢,以其弟之子妻之。復初猶預石介,與 諸弟子請曰:「公卿不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先生貧 賤,欲托以子,宜因以成丞相之賢名。」復乃聽。孔道輔 聞復之賢,就見之,介執杖屨立侍復左右,升降拜則 扶之,其往謝亦然。介既為學官,語人曰:「孫先生非隱 者也。」於是范仲淹、富弼皆言復有經術,宜在朝廷,除 祕書省校書郎、國子監直講。車駕幸太學,賜緋衣銀 魚,召為邇英閣祗候說書。楊安國言其講說多異先 儒,罷之,貶知長水縣。未行,翰林學士趙概等十餘人 言「復經為人師,不宜使佐州縣。」留為直講,稍遷殿中 丞。復與胡瑗不合,在太學常相避。瑗治經不如復,而 教養諸生過之。復既病,韓琦言於仁宗,選書吏給紙 筆,命其門人祖無擇就復家,得書十五萬言,錄藏祕 閣。

劉羲叟字仲更。歐陽修使河東,薦其學術,試大理評 事,擢崇文院檢討。羲叟強記多識,尤長於星曆術數, 著「《春秋災異》諸書。」

何涉,字濟川。讀書晝夜刻苦,汎覽博古,上自六經、諸 子百家,旁及山經地志、醫卜之術,無所不學,一過目 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 葉所在驗之,果然。登進士第,辟彰武軍節度推官,遷 著作佐郎,累官尚書司封員外郎。涉所至多建學館, 勸誨諸生,從之游者甚眾。雖在軍,亦嘗為諸將講《左 氏春秋》,狄青之徒皆橫經以聽。有《春秋本旨》七十卷。 周堯卿,字子俞,警悟強記,以學行知名。天聖二年舉 進士,歷知高安、寧化二縣,積官至太常博士。范仲淹 薦經行可為師表,未及用,卒。堯卿為學,不專於傳注, 問辯思索,以通為期。長於《左氏春秋》。其學由《左氏記》 之詳,得經之所以書者,至三傳之異同,均有所不取, 曰「聖人之意」,豈二致耶?有《春秋說》三十卷。

王當,字子思,眉州眉山人。幼好學,博覽古今,所取惟 王佐大略。嘗謂:「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鎮撫四方, 親附百姓,皆出於一道。」其言之雖大,其行之甚易。嘗 舉進士不中,退居田野,歎曰:「士之居世,苟不見其用, 必見其言。」遂著《春秋列國名臣傳》五十卷,人競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