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哀帝時,劉歆校理祕書,始著於錄略,以《考工記》補 《冬官》之闕。歆門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讀,鄭眾、賈逵 受業於杜,漢末馬融傳之鄭元。元所註今行於世,宋 張子、程子甚尊信之,王文公又為《新義》。朱子謂「此經 周公所作,但當時行之,恐未能盡,後聖雖復損益之 可也。」至若肆為排觝訾毀之言,則愚陋無知之人耳。 《冬官》雖闕,今仍存其目,而《考工記》別為一卷,附之《經》 後云。

元熊朋來經說

《八尊六尊》

《酒正》與《冪人》皆言八尊,《小宗伯》與《司尊彝》皆言六尊。 曰「八尊」者,言尊之實,故曰「以實八尊。」「實五齊」者,五尊; 實三酒者,三尊。曰「六尊」者,言尊之名,故曰「辨六尊之 名物」,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也。「五齊」者,泛齊、 醴齊、盎齊、緹齊、沈齊。「三酒」者,事酒。昔酒、清酒,漢儒多 據東漢時名物,說五齊、三酒。更代易世之後,經文尚 「易通,解說更難省矣。」大抵五齊、三酒,皆先濁者而後 清者。五齊專用於祭祀,三酒通用於燕飲。至今大祭 祀必有投尊,設而不斟。太尊、山尊、著尊及犧象各一, 以受五齊;壺尊凡三,以受三酒。又設明水五尊於五 齊之右,設元酒三尊於三酒之右,於是八尊或稱十 六尊。然十六尊即八尊也,八尊即六尊也。周人備四 代之制,《明堂位》言:「泰,有虞氏之尊;山罍,夏后氏之尊。 著殷尊」,犧象周尊,不及壺尊。《說文》云:「昆吾尊也。」陳氏 《禮書》云:「虞尚陶,則太尊宜以瓦;殷尚梓,則著尊宜以 木。」著尊者,著地無足。壺尊當證於投壺,《大小戴》於投 壺皆不言足,亦當如著尊無足矣。虞、夏、殷之尊,可不 費辭說而定。獨犧象周尊,於世代為近,自漢儒紛紛, 至今未定,方且擬犧獻之音,況能定其制度哉?鄭司 農以獻為犧,猶指定莎音。諸儒因《閟宮》詩「犧尊將」將 以箋文,有莎飾之說,又謂刻鳳凰於尊,其羽婆娑,以 此取音於娑。人謂犧尊飾翡翠,象尊飾鳳凰,然則曷 不以象為娑,當漢之時,詩樂未盡廢,必有樂工能識 犧尊為娑音者,儒者莫究。好尊之所以為娑,託於鳳 羽婆娑。然則是尊也,曷不曰鳳尊而曰好尊?愚嘗以 《詩》協音考之古字,「娑」、「沙」同音,故「莎」、「娑」等字諧聲於「沙」, 此莎飾之所以音「娑」也。「犧」之為「娑」,亦如「皮」之為「婆」,「儀」 之為「莪」,「犧尊將將」之上文。「享以騂犧協降福孔多」,一 詩之中,具有顯證。騂犧尚且音娑,則犧尊之犧,非緣 酒尊而異其音也。《說文》引賈侍中云:「犧非古字。」蓋古 者犧通為「戲」,以其字音之相同。或為獻,以其字文 之相近,故《集韻》以「犧」、「獻」三字互見二韻。或謂犧本虛 宜反切,騂犧協虛何,而「犧尊」為桑何反切,疑若小異, 是則然爾。而「訶」、「娑」字音可以相入,如「華」之為「敷」,「洩」之 為「泄」,「委蛇」之為「佗」,「亨」之音「烹」,「單」之音燀,二音,皆不可 以了義字母為拘者。古人之音在《易》《詩》《書》者,盡為後 儒所變。獨《周禮》之「獻尊」,《詩》之「犧尊」,《左傳》之犧象,猶得 存三代之舊音。知犧尊所以音娑,則尊當為牛,而「鳳 羽婆娑」之說非也。又可知象尊為象,而象骨飾尊之 說非也。魏太和中,青州人得齊大夫送女器為牛而 背負尊。王肅以為刻全牛,鑿其背為尊,一以為負,一 以為鑿。阮諶則為畫牛象於尊。聶氏《三禮圖》亦謂飾 以牛,犧之為牛。儒者既不考古音,至其形制,為翠、為 鳳、為牛,曰全牛,曰畫牛,曰負、曰鑿、曰飾,如聚訟之言, 未易歸一。朱文公請從《政和新圖》,厥後以尊口不堪 施勺,或疑其制未盡,然豫章學官有作負尊之犧象 者。彼齊大夫送女器,出於魏太和中,而王肅為朗之 子,固亦魏人也。宋亦有王肅,多論禮器及深衣等制 度,此或宋之王肅所言負之與鑿,有未可以臆斷者, 然於施勺,則負為便矣。尊字,或從缶,或從木。上古尊 罍陶瓦,其次刳木,後範金。今範金之制不一,八尊之 中,太尊居尊,宜上陶,著尊宜上梓,他尊則範金可也。

《籩實豆實》

籩有四,朝事饋食,加籩、羞籩。豆亦有四,朝事饋食,加 豆、羞豆。籩實之目十有八,而栗重出;豆實之目二十 有四,而醢、醯、魚、醢重出朝事。籩實,麷、蕡、白、黑、形鹽、膴 魚醢、鮑魚鱐。熬麥曰麷,麻曰蕡,稻米曰白,黍米曰黑, 蓋以麥麵、麻子、稻黍末作餅。餤,注謂清朝進寒,具口 實也。形鹽,《左傳》所謂「鹽虎形。」膴音呼,《說文》云:「無骨脂。」 注謂䐑生魚為大臠。疏謂魚腹腴。鮑部巧切。韻書云。 「魚也。」注謂。室中「糗乾」之字,從「魚」,蓋魚之糗而乾 者也。魚鱐之鱐,音搜,魚之折而乾者也。膴以腥薦,鮑 鱐以乾薦。字。按《說文》「火焙肉」,恐是。鮑者,火焙而乾。 鱐者,日曝而乾,故均之為乾魚而異名也。膴為無腹 腴,則膴、鮑、魚、鱐,皆魚也。朝食,為米食。寒具,魚、乾之屬, 可夙具者也。饋食,籩實,棗、栗、桃、乾、䕩,榛實。注謂䕩為 梅,謂榛似栗而小,饋食始備果實也。加籩:蔆芡栗脯。 注謂菱芰也,謂芡,雞頭也。或云四角三角為芰,兩角 為芡。鄭司農以栗在加籩,饋食重出,作蔆芡。脯修薄 析曰脯,施薑桂曰修,言修治脯也。羞籩糗餌,粉餈。注 謂熬成豆米曰糗。《說文》:「熬,米麥。」通。《釋煼》:「乾米麥。」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