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6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仁自序儀禮經也禮記傳也周禮聖人見諸行事之書也古聖人所以敘彝倫範民物者所存惟此耳予謂乾坤既列禮制斯行聖人因民之蚩蚩而列為

章服物,采以教之,其儀章可陳也,其制度可測也,其 精神統會,若藏之有穴者,則不盡於是也。懸崖峻嶺, 千里獻奇,而其穴乃在一席之地,前不可,後不可,左 不可,右不可,深不可,淺不可,一得其中正,而千里氣 脈舉羅括無遺矣。是《禮》也,經於五倫,散於萬物,極之 三千三百之繁,豈無要會哉?竊謂《三禮》之穴,總在一 「中。中者何?喜怒哀樂,未發者是也。聖人因喜而為吉 禮,因怒而為軍禮,因哀而為喪禮,因樂而為賓嘉之 禮,然皆末也,非所謂未發也。識情未動,廓然太虛,斯 為未發之中。故不著喜怒哀樂之情,然後可以行吉 凶軍賓嘉之禮。」予彙三禮為一帙,隨文演義,頗涉支 離,而總之以中為本領。世之人忘禮之所自起,徒見 先王所制之跡,遂執「章服、物采」目之為「禮」,既已大謬 矣。沿習既久,典禮盡湮,舉章服、物采之粗跡,亦顛倒 泯滅,不可復識,則《三經》所存者,乃空谷足音,可喜不 可厭也。雖隨文演義,亦烏可以支離少之!

《李經綸三禮類編》
三十卷

按經綸述禮經類編首大學次曲禮次儀禮次周

《官次通傳》後《中庸》凡三十卷,《正記》二十九卷,一百二 十四篇,《外記》一卷。

《鄧元錫三禮編繹》
二十六卷

按元錫自序三禮本曲禮儀禮周禮而名余聞之李大經云經先曲禮曲禮禮之本也蓋德性之精微中庸畢具故致曲者知微者也是教之本也儀禮者先

王,以訓齊天下,為之冠,以重成人,為之昏,以合二姓, 為之鄉飲射,以教德讓,為之喪、既夕、虞喪服,以哀死 亡,為之郊社、饗饋,以儐鬼神。其親邦國之交,秩上下 之禮,又為朝覲問焉以將之。此其行有時,其用有地, 是儀法之大者。而治要在論官,故《周禮》「建冢宰以儀 天,建司徒以象地」,建宗伯春官以廣仁,建司馬夏官 以成聖,建司寇秋官以立義,建司空冬官以幹事。蓋 三禮者,周公明天道,察民彝,以興王治者也。韓起適 魯,歎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以聖人 之道盡於禮也。」戰國諸侯惡其害己,經用播絕,自《孟 子》未之及見,斯亡久矣。漢興,河間獻王購得《周禮》五 官而亡,《冬官》得《考工記》附經。後高堂生實始傳《儀禮》 僅十有七篇;《大小戴》次《曲禮》僅上下二篇,又雜諸《記》 中。而《儀禮》冠、《昏》《喪》《既》、夕、虞皆士禮。大夫,而上禮皆亡, 惟饋食有《少牢》,有《有司徹》,則太牢亡也。《特牲》《少牢》惟 饋食,則饗禮亡也。饋、饗皆廟事,則郊社禮亡也。《禮大 問》曰聘,聘使大夫,則間于事相朝,禮亡也。聘有公食 大夫,則公再饗大夫,「禮亡也;至王覲止覲,則春朝、夏 宗、冬遇、殷見眾頫,禮亡也。推斯而言,禮闕逸甚矣。嗚 呼!《周禮》亡而朝無官守,《儀禮》亡而國有失俗,《曲禮》亡 而人道或幾乎息矣。」予讀《禮》,手錄《曲禮》《少儀》《內則》《玉 藻》諸篇為《曲禮經》上篇,其非日用習行,今古異宜難 施行者為下篇。其《儀禮》本古經為經,經有義見《戴記》 者,類附經為《傳》。《傳》錯見他說中者,摭取之為《外記》。凡 《經》十七篇,《傳》十七篇,《記》各附其篇終。《周禮經》仍五篇, 《考工記》類附於後,自為篇。匪曰詮訂,庸便誦服云。

柯尚遷三禮全經釋原 卷

按尚遷自序三代聖人其所施憲度皆可制為經常之典今考其為治之跡垂于後世者其書曰周禮曰儀禮曰曲禮皆周公所筆削兼三王之舊章而立教

「者也。《周禮》彌綸天地之道,裁制萬物之宜,以經理天 下;《儀禮》制節人道之大,使得其序。《曲禮》于彝倫日用 之常,立其當然之則,使人循行而不可須臾失焉。斯 三者皆于物我同體之中,辨其異以合于同,制其違 以達于順,則文武雖亡而道存矣。此周公之心也。至 宋邵子以《易》《詩》《書》《春秋》各得四時之府,而《禮》《樂》則以」 配陰陽,而升降污隆于四府之間,是三禮非四經比 也。《四經》明其理,《三禮》行其事。然《四經》明理之書,解義 或偏,未即害事。《三禮》致用之本,臆見穿鑿,施之政治, 必致破壞天下,流毒生民,豈不尤難于四經也乎?愚 生也後,不獲大儒面命,居僻海隅,考究乏籍,但以世 所通傳者誦習,時有新得,掩卷而嘆,以正經不亡。但 為儒者紛亂,遂慨然有復全經之志。乃於《周禮》則削 去「移官」之論,以遂人為《冬官經》以証經,而六典復悟; 鄉遂之職無;府史胥徒為在民舉教之官,而鄉舉里 選之法定;授民以十二職,取以三征而賦斂明;井田 只定一夫之經界;萊易藪牧有制而土地均表;司徒、 司空必以親民而民物得所。以《春官》世婦掌女宮於 男爵,為六宮傅母,與內宰掌奄人內外通令,而萬世 無奄人女寵之禍。表在位之職,與在職之位,賦祿有 等,而官制明明。簡稽之制,有三番挑選之精,而軍政 舉;五刑為墨劓,宮刖大辟,唐虞三代不可廢,而世道 清明。發《大司樂》三宮之制,推明六代之樂,辨天地各 有分,合祀之禮,則禮樂興而神祇得所。斯皆《周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