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與用力於仁之力,一乎二乎?特視所力何如耳。況食 色貨利皆外物也,求之不以為難,而何獨難乎克復 之功哉?或曰:「一日克復,固由乎己,而天下歸仁則存 乎仁,其能必之於一日耶?」殊不知天下同此人也,同 此純乎天理之仁也。本自天下一家,本自中國一人, 本自萬物一體,人人具足,不由外鑠,不容一毫人力 以增損之者。惟一日「克己復禮」,則已不逞乎血氣,已 不牿於形骸。一日之間即能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 人,萬物為一體,八荒皆我闥,四海皆我度,內而天下 不其歸仁矣乎?是故仁即「無我」之謂,無我則自有條 理,而親親、仁民、愛物取之吾心裕如也。「不仁」,有我之 謂也。有我則為軀殼,視至親如路人矣。去其有我之 私,即為無我之體;消其一己之私,即同天下之心,正 所謂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天下人 之立達,皆由己以立。達之則歸仁之機可識矣。或曰: 非禮即己也,必於視聽言動上克之,何歟?蓋人之一 身,除卻耳目口體,則無所謂己矣,而不知形色,天性 也,視所當視,聽所當聽,言所當言,動所當動,何一非 禮也?但其視也必欲快己之目;其聽也,必欲快己之 耳;其言動也,必欲快己之口體,而己之耳目口體反 為外物所奪矣。謂之由己可乎?以己之耳目口體不 得自由,是可以為人乎?人之不仁,職此故也。所以為 仁之功,不必遠求,惟於耳目口體之間,凡有一毫之 非禮者,勿視勿聽、勿言勿動焉,則心不為形骸所牿, 而廓然無我矣。非仁而何?信乎「克己斯為由己」,而己 即仁也;不陷於人心之危,即為道心之微而道心即 中也,一翻覆間而陰陽分也。識仁者其慎辯之。克己由己 孔子自「十五志學,以至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無一 日而不盡其下學之功,亦無一日不得夫上達之妙 也。所謂下學者何?自其致力處言也;所謂上達者何? 自其得力處言也。未有能自致力而終不得力者,又 豈有得力而不由於致力者乎?雖工夫之初進,或用 力多而得力尚少。惟工夫進進不已,則日見其熟,致 力即已得力,而未敢自懈其力焉。嘗自日用觀之,時 其飲食猶之下學也。飲食之變化以滋養血氣,猶之 上達也。飲食之變化滋養,雖非人之所能與,亦非人 之所能強者,而節宣飲食之多寡,惡可以一日而忽 之哉?孔子十五志學,即志此下學上達之學也。「從心 所欲不踰矩」,雖其上達非常情所能窺測,而其下學 之功,則未嘗一日少懈。故其言曰:「其為人也,發憤忘 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斯言也,孔子豈欺我哉! 或者又以孔子聖由天縱,生而知,安而行,自上達乎 神化性命之奧,而學知何足以盡孔子之神明也?是 皆常人觀聖人也。若孔子則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 厭,教不倦也。」豈特不以聖自居,且曰:「君子之道,丘未 能焉。」惟言有餘不敢盡,行不足不敢不勉,而其下學 也有如此,故其上達肫肫,而言行相顧者,即此乎在 也。然則聖人果下學人事乎?上達天理乎?蓋天下無 理外之事,亦無事外之理也,猶夫農之於五穀焉,耕 耘收獲皆人事也,苗秀花實皆天理也。吾惟盡吾耕 耘收「獲之事,而自具夫苗秀花實之理」,即此下學,即 此上達,無時無處而不下學,亦無時無處而不上達, 如此而分人事天理,無不可者。若人事天理分為兩 截,或以人事已畢,然後上達,皆不可也。要非聖人有 意以合之也。道一而已矣。精粗一致,上下一原,道之 自然而然者也。聖人一循其自然,而不敢參之以一 毫智識意見,此所以下學,自然上達。吾惟節吾之飲 食而血氣自充;吾惟勤吾之耕播,而苗生自盛,由少 至老,不敢一息懈,此所以不怨不尤而聖益聖也。今 夫天行健,自開闢以來未嘗一日息也。惟其行健而 不息,所以資始資生,絪縕化醇之無窮者自在其中 也。然則孔子之下學,一天之行健而不息乎?孔子之 上達,一天之絪縕化醇,而生物之不測乎?信乎「知我 其天而莫我知也。」但孔子於「莫知無言」之嘆,每援天 以曉子貢,想亦因其庶幾性與天道,而以是語之乎? 觀天階之喻,則其智足以知聖人也,端有自矣。下學上達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中也,天之所以為天,即民之 所以為民也。聖人代天子民,舍中奚以哉?故「執中」之 傳,不徒往聖絕學,此其繼之,實為天地立心,生民立 命,而萬世太平一脈於此乎繫也。夫天高,高在上,民 生其間,若不足為重輕,況自天子視之,其分又若此 乎?卑且賤矣。《孟子》謂「民為貴,君為輕」,豈輕君而貴民 哉?得乎?丘民為天子正以民心即天心也。得民得天, 揭其要,不過曰中而已矣。《論語》未篇。歷敘二帝三王, 本之典謨誓誥。觀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 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夫天子膺上天曆數,以 統攝四海之民,執中亦足以合天矣。然民受天地之 中以生,苟四海困窮,民皆不獲遂生復性,謂之「允執 中」也,可乎哉?此所以天祿永終,謂不得安養上天所 生之民,即不克負荷上天之曆數。而中之有關於天 民也如此。堯以此命舜,舜以此命禹,三聖相授受,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