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0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利建侯」 ,是《周易》或以不變者占也。季友之筮,遇《大有》之《乾》,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 此固二《易》辭也。既之《乾》,則用變矣,是《連山》《歸藏》或以變者占也。程大昌曰:《周官》紀三《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連山》夏也;《歸藏》商也。夏商之世八卦固已別為六十四矣。

蔡元定曰:《連山》首艮,《歸藏》首「坤」 ,意其作用必與《周易》大異,然其為道則同。

鄭東卿曰:「自包犧至夏商,八卦雖重,而未知七、八、九六之常變也。《連山》始艮,《歸藏》始坤,夏商用之,皆以不變為占,其數止于六十四而已。」

羅泌曰:「炎帝神農氏令司怪主卜,巫咸、巫陽主筮,于是通其變以成天地之文,極其數以成天地之數,八八成卦以酬酢而侑神,以通天下之志,以斷天下之業。」 謂始萬物終萬物者,莫盛乎艮。艮,東北之卦也,故重艮以為始,所謂《連山易》也。

羅苹曰:「《春秋演孔圖》:孔子成《春秋》卜之,得陽豫之卦。《史記》:始皇得鎬池君璧,言明年祖龍死,卜之得游徙吉。」 陽豫、游徙,連山卦也。

又曰:「《連山》之文,禹代之作。」

陳藻曰:夏有《連山》,筮昉于此乎?故夏未代虞,而舜廷有之矣。

李過曰:《易抄》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夏易》首艮,是物先乎天地矣。《夏易》所以不傳。」 其說固善,然未免為率爾之談。夏、商、周《易》首卦不同,蓋寓三統之義。夏后氏建寅,以正月為歲首,為人紀。天地二十四位,艮連于寅,萬物終乎艮,又始乎艮也。夏正建寅,艮連于寅,故首艮爾。

劉炎曰:「或問《連山》《歸藏》之真偽。」 曰:「《漢志》不錄《連山》,《唐志》則有之。《漢志》不錄《歸藏》《晉中經》,《隋》《唐志》則有之。昔無今有,其偽可知,況其言之不經耶。」

王應麟曰:連山首《艮》,《艮》,萬物之所終始也。八風始于不周,卦氣始于中孚。冬至為曆元,黃鐘為律本。太元紀日于牛宿,紀氣于中首,而以元冥為元,艮之終始萬物也 。又曰:「意夏、商卦下,亦各有辭,故周人並存以為占。」

葛寅炎曰:「《連山》《包羲》,先天易也。」

朱元昇曰:「《連山》者,三《易》之首也 。」 又曰:「《連山》之作,兼取則于圖書 。」 又曰:「《連山》作于伏羲,用于夏;《歸藏》作于黃帝,用于商。周公相成王,設官分職,命太卜簭人與《周易》並掌,不以周用《周易》,而置《連山》《歸藏》于無用 。」 又曰:「《周禮疏》,賈公彥釋《連山》之義曰:《連山》,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即賈氏之《疏》。稽之《說卦》之辭,夏時之候。夏建寅正,純艮,實應立春,春為時之首,艮所以為《連山易》之首乎。考之漢《律曆志》,述三統,謂人統寅木也,太簇律長八寸,象八卦,虙犧氏之所以順天地,通神明,類萬物也。以是知虙犧氏已用寅正,夏后氏因之而已。公彥謂《連山》作于伏羲,因于夏后氏,此之謂也 。又曰:「《連山易》亡久矣,因《周禮》得存其名,因《說卦傳》得存其義,因夏時得存其用 。」 又曰:「《連山》二篇,自《復》至乾為陽儀,自《姤》至坤為陰儀,其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繫辭》二篇之末,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舉《連山策》言之也 。」 又曰:「《連山易》,夏時之取則也。《堯典》一書,分命羲和,亦夏時之取則也。以《書》考《易》,其義一也。《書》曰:『日永星鳥,以殷仲春;日中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蓋取中星以定四時者也。今即連山《易》而布以二十八宿。「冬至其卦也;復,其宿也;虛,夏至其卦也;姤,其宿也;星,春分其卦也;臨,其宿也;氐、房,秋分其卦也;『遯』」 ,其宿也;昴,四時之二至二分,以卦準宿,即《堯典》之中星 。又曰:「長分消翕者,《連山易》至精至變至神之理寓焉。乾與坤對,乾之長即坤之消,乾之分即坤之翕,坤之長即乾之消,坤之分即乾之翕,兌與艮對,離與坎對,震與巽對。」 餘五十六卦,兩兩相對。長分消翕,稍準八卦。

金履祥曰:「《連山》《歸藏》,其辭不可復考,學者謂邵氏互體、《既濟》卦諸圖,即《連山》之遺法也,後世納甲歸魂之法,即《歸藏》之遺法也。」

胡一桂曰:「《連山》十卦,見《唐藝文志》,自唐以前,並無其書」 ,則唐之《連山》似隋世偽書。

吳澂曰:「《連山》、夏之易。」

吳萊曰:《易》占以變,故其數但用九六而尚老。《連山》《歸藏》占以不變,但用七而尚少。《連山》七而首艮,《歸藏》八而初《坤》,亦伏羲之舊。其所用之策,《連山》三十六,《歸藏》四十六,《易》則四十九,又若不相為用。朱隱老曰:「《連山》,神農之易也,以艮為首,而凡建寅者宗之,雖唐虞亦然,不獨夏后氏為然也。」

雷思齊曰。《連山》《歸藏》之《易》。其筮法同而《繫辭》異。何喬新曰:「《唐藝文志》有《連山》十卷。出于長孫無忌次述。文多闕誤。其書不傳久矣。」 然求之《周易》。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