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篇》,引《夏書》曰:「天子之德,廣運 乃神,乃武乃文。」又引《商書》曰:「五世之廟,可以觀怪;萬 夫之長,可以生謀。」高誘注皆曰:「《逸書》也。廟者,鬼神之 所在,五世久遠,故于其所觀魅物之怪異也。」予謂呂 不韋作書時,秦未有《詩》《書》之禁,何因所引訛謬,如高 誘注文怪異之說,一何不典之甚耶?又《學行覽》亦引 《商書》曰:「『刑三百莫重于不孝』。今安得有此文?」亦與《考 經》不合。又引《周書》曰:「若臨深淵,若履薄冰」,注云:「《周書》, 周文公所作。」尤妄也。又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濱,莫非王臣。」為舜自作詩,「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 不我思」,豈無他士?為子產答叔向之詩,不知是時國 風、雅、頌何所定也。甯戚《飯牛歌》,高誘全引《碩鼠》三章, 又為可笑。

容齋五筆

《承習用經語誤》

經傳中事實,多有轉相祖述而用初不考其訓故者。 如《邶谷風》之詩,為淫新婚棄舊室而作。其詞曰:「宴爾 新昏,以我御窮。」晏,安也。言安愛爾之新昏,但以我御 窮苦之時,至于富貴則棄我。今人乃以初娶為宴爾, 非惟于詩意不合,且又再娶事豈堪用也。抑之詩曰: 「訏謨定命,遠猶辰告。」毛公曰:「訏,大也。謨,謀也。猶,道也。」 辰,時也。猶與猷同。鄭箋曰:猶,圖也。言大謀定命,為天 下遠圖庶事,而以歲時告施之,如正月始和布政也。 案此特謂上告下之義。今詞臣乃用于制詔,以屬臣 下,而臣下于表章中亦用之,不知其與入告爾后之 告不侔也。《生民之詩》曰:「誕彌厥月。」毛公曰:「誕,大也。彌, 終也。」鄭箋:言后稷之生其母終人道,「十月而生。」案訓 彌為終,其義亦未易曉。至「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既釋彌為終,又曰「酋,終也」,頗涉煩複。《生民》凡有八誕 字:誕寘之隘巷,誕,寘之平林,誕寘之寒冰,誕實匍匐, 誕后稷之穡,誕降嘉種,誕我祀,如何?若悉以誕為大, 于義亦不通。它如誕先登于岸之類,新安朱氏以為 發語之辭是已。莆田鄭氏云:彌只訓滿,謂滿此月耳。 今稱聖節曰降誕,曰誕節,人相稱曰誕日、誕辰、慶誕, 皆為不然。但承習膠固,無由可革。雖東坡公亦云:「仰 止誕彌之慶,未能免俗。」書之於此,使子弟後生輩知 之。《左傳》:王使宰孔賜齊侯胙,齊侯將下拜,孔曰:「天子。」 使孔曰:「以伯舅耋老,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 敢不下拜。」下拜,登受,謂拜于堂下,而受胙于堂上。今 人簡牘謝饋者,輒曰「謹己下拜」,猶未為甚失。若「天威 不違顏咫尺」,則上四字為天子設,下三字為人臣設, 故註言天鑒察不遠,威嚴常在顏面之前。今士大夫 往往於表奏中言違顏,或曰咫顏之類,自無害也。 蔡中郎《石經》,漢靈帝熹平四年,邕以古文、篆隸三體 書五經,刻石于太學。至魏正始中,又為《一字石經》,相 承謂之「七經正字。」《唐志》又有《今字論語》二卷,豈邕《五 經》之外復有此乎?《隋經籍志》凡言《一字石經》,皆魏世 所為,有《一字論語》三卷,不言作者之名,遂以為邕所 作,恐《唐史》誤。北齊遷邕《石經》于鄴都,至河濱岸崩,石 沒于水者幾半。隋開皇中,又「自鄴運入長安,尋兵亂 廢棄。唐初魏鄭公集所餘十獲一,而傳拓之本猶存 祕府。當時一字石經」猶數十卷,三字石經止數卷而 已。由是知漢石經之亡久矣。魏石經近世猶存,湮滅 殆盡。往年洛陽守因閱營造司所棄碎石,識而取之, 凡得《尚書》《論語》《儀禮》合數十段。又有《公羊碑》一段,在 長安,其上馬日磾等所正定之本,據《洛陽記》,日磾等 題名本在《禮記》,而此《日磾》乃在《公羊碑》,益知非邕所 為也。《尚書》《論語》之文,今多不同,非孔安國、鄭康成所 傳之本。獨《公羊》當時無他本,故其文與今文無異,然 皆殘缺已甚。宋敏求《洛陽記》云:「漢靈帝詔諸儒正定 《五經》刊石。熹平四年,蔡邕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 祿大夫馬日磾、議郎張訓、韓說、太史令單颺等奏定 《六經》,刊於碑後,諸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 視及筆寫者,乘車日千餘兩,填塞街衢。其碑為古文、 篆、隸三體,立太學門外。」又云:「魏正始中立篆隸古文 三字石經,又刊文帝《典論》六碑,其次于太學,又非前 所謂一字石經也。」又晉石經隸書,至東魏孝靜遷于 鄴,世所傳《一字石經》,即晉隸書,非魏碑也。今漢碑不 存,晉、魏石經亦謬謂之蔡邕字矣。唐祕書省內有《蔡 邕石經》數十段,後魏末自洛陽徙至東宮,又移將作 內坊。貞觀四年,魏徵奏于京師祕書內省置,武后復 徙於祕書省,未知其一字與三字也。

晉唐至今,諸儒訓釋六經,否則自立佳名,蓋各以百 數,其書曰傳、曰解,曰《章句》而已。若戰國迨漢,則其名 簡雅。一曰故,故者,通其指義也。《書》有《夏侯解故》,《詩》有 《魯故》《后氏故》《韓故》也。《毛詩故》訓傳,顏師古謂流俗改 故訓傳為詁,字失真耳。小學有杜林、《蒼頡故》。二曰微, 謂釋其微指,如《春秋》有《左氏微》《鐸氏微》《張氏微》《虞卿 〈微傳〉》三曰通,如洼丹《易通》。論名為洼君通班固《白虎 通》,應劭《風俗通》,唐劉知幾《史通》,韓滉《春秋通》,凡此諸 書,唯《白虎通》《風俗通》僅有耳。又如鄭康成作《毛詩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