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2 (1700-1725).djvu/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復被徵以待顧問。因上所著《歷書》,與太史令張冑 元多不同,被駮不用。大業六年,卒,時年六十七。劉炫 為之請諡,朝廷不許。

劉炫

按《隋書儒林劉炫傳》:「炫字光伯,河間景城人也。少以 聰敏見稱,與信都劉焯閉戶讀書,十年不出。炫眸子 精明,視日不眩,強記默識,莫與為儔。左畫方,右畫圓, 口誦,目數耳聽,五事並舉,無有遺失。周武帝平齊,瀛 州刺史宇文亢引為戶曹從事。後刺史李繪署禮曹 從事,以吏幹知名。歲餘,奉敕與著作郎王劭同脩國」 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又與諸術者脩天文律曆, 兼於內史省考定群言,內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禮之。 炫雖遍直三省,竟不得官,為縣司責其賦役,茲自陳 於內史,內史送詣吏部,吏部尚書韋世康問其所能, 炫自為狀曰:「《周禮》《禮記》《毛詩》《尚書》《公羊》《左傳》《孝經》《論 語》,孔、鄭、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雖義有精粗,並堪 講授。《周易》《儀禮》《穀梁》,用功差少。史子文集,嘉言美事, 咸誦於心。天文律曆,窮覈微妙。至於公私文翰,未嘗 假手。」吏部竟不詳試。然在朝知名之士十餘人,保明 炫所陳不謬,於是除殿內將軍。時牛弘奏請購求天 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 記》等,錄上送官,取賞而去。後有人訟之,經赦免死,坐 除名,歸於家,以教授為務。太子勇聞而召之。既至京 師,敕令事蜀王秀,遷延不往。蜀王大怒,枷送益州。既 而配為帳內,每使執杖為門衛,俄而釋之。典校書史 炫因擬屈原卜居為筮塗以自寄。及蜀王廢,與諸儒 脩定《五禮》,授旅騎尉。吏部尚書牛弘建議,以為「《禮》,諸 侯絕」傍期,大夫降一等。今之上柱國雖不同古諸侯, 比大夫可也,官在第二品,宜降傍親一等。議者多以 為然。炫駮之曰:「古之仕者,宗一人而已,庶子不得進。 由是先王重適。其宗子有分祿之義,族人與宗子雖 疏遠,猶服縗三月,良由受其恩也。今之仕者,位以才 升,不限嫡庶,與古既異,何降之有?今之貴者,多忽近 親,若或降之,民德之疏,自此始矣。」遂寢其事。開皇二 十年,廢國子四門及州縣學,唯置太學博士二人,學 生七十二人。炫上表言學校不宜廢,情理甚切。高祖 不納。開皇之末,國家殷盛,朝野皆以遼東為意。炫以 為遼東不可伐,作《撫夷論》以諷焉。當時莫有悟者。及 大業之季,三征不克,炫言方驗。煬帝即位,牛弘引炫 脩律令。高祖之世,以刀筆吏類多小人,年久長姦,勢 使然也。又以風俗陵遲,婦人無節,於是立格,州縣佐 史三年而代之,九品妻無得再醮。炫著論以為不可, 弘竟從之。諸郡置學官及流外給廩,皆發自於炫。弘 嘗從容問炫曰:「案《周禮》,士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 於前,判官減則不濟,其故何也?」炫對曰:「古人委任責 成,歲終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 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恆慮覆治鍛鍊,若其不密,萬里 追證,百年舊案。故諺云:『老吏抱案死』。古今不同,若此 之相懸也。事繁政敝,職此之由。」弘又問:「魏、齊之時,令 史從容而已,今則不遑寧舍,其事何由?」炫對曰:「齊氏 立州,不過數十,三府行臺,遞相統領,文書行下,不過 十條。今州三百,其繁一也。往者,州唯置綱紀,郡置守、 丞,縣唯令而已,其所具寮,則長官自辟,受詔赴任,每 州不過數十。今則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 跡,皆屬考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 心。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其可得乎!」弘甚善其言,而不 能用。納言楊達舉炫博學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學 博士。歲餘,以品卑去任,還至長平,奉敕追詣行在所。 或言其無行,帝遂罷之,歸於河間。於時群盜鋒起,穀 食踊貴,經籍道息,教授不行。炫與妻子相去百里,聲 問斷絕,鬱鬱不得志,乃自為《贊》曰通人。司馬相如、揚 子雲、馬季長、鄭「康成等,皆自敘風徽,傳芳來葉。余豈 敢仰均先達,貽笑後昆,徒以日迫桑榆,大命將近,故 友飄零,門徒雨散,溘死朝露,埋魂朔野,親故莫照其 心,後人不見其跡,殆及餘喘,薄言胸臆,貽及行邁,傳 示州里,使夫將來俊哲,知余鄙志耳。」余從綰髮以來, 迄於白首嬰孩,為慈親所恕,《棰楚》未嘗加;從學為明 師所矜,榎楚弗之及。暨乎敦敘邦族,交結等夷,重物 輕身,先人後己。昔在幼弱,樂參長者;爰及耆艾,數接 後生。學則服而不厭,誨則勞而不倦。幽情寡適,心事 方違,內省生平,顧循終始,其大幸有四,其深恨有一。 性本愚蔽,家業貧窶,為父兄所饒,廁縉紳之末,遂得 博覽典誥,窺涉今古,小善著於丘園,「虛名聞於邦國, 其幸一也。隱顯人間,沈浮世俗,數忝徒勞之職,久執 《城旦》之書,名不挂於白簡,事不染於丹筆,立身立行, 慚恧實多,啟手啟足,庶幾可免,其幸二也。以此庸虛, 屢動神眷,以此卑賤,每升天府,齊鑣驥騄,比翼鵷鴻, 整緗素於鳳池,記言動於麟閣,參謁宰輔,造請群公, 厚禮殊恩,增榮改價,其幸三也。晝漏方盡,大耋己嗟, 退反初服,歸骸故里,翫文史以怡神,閱魚鳥以散慮, 觀省野物,登臨園沼,緩步代車,無罪為貴,其幸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