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2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政,恆就夷諮訪焉。明帝即位,夷自表請退。詔曰:「先王 之道,將墜於地,君下帷研思。今之劉揚,縉紳之徒,景 仰軌訓,豈得高退而朕靡所取則焉。」太寧元年卒,年 六十六,贈大鴻臚,諡曰貞子。夷臨終遺命子晏曰:「吾 少不出身,頃雖見羈錄,冠鳥之飾,未嘗加體。其角巾 素衣,斂以時服。殯葬之事,務從簡儉,亦不須苟取矯 異也。」夷所著《幽求子》二十篇行於世。晏仕至蒼梧太 守。夷兄弟三人,兄崧字行高,亦有志節。惠帝時俗多 浮偽,著《任子春秋》以刺之。弟援,高平相。援子潛,右衛 將軍。

董景道

按《晉書儒林董景道傳》:「景道,字文博,弘農人也。少而 好學,千里追師,所在惟晝夜誦讀,略不與人交通。明 《春秋三傳》、京氏《易》、馬氏《尚書》《韓詩》,皆精究大義。《三禮》 之義,專遵鄭氏,著《禮通論》,非駮諸儒,演廣鄭旨。永平 中,知天下將亂,隱於商洛山,衣木葉,食樹果,彈琴歌 笑以自娛,毒蟲猛獸皆繞其傍。是以劉元海及聰屢」 徵,皆礙而不達。至劉曜時,出山廬于渭汭。曜徵為太 子少傅、散騎常侍,並固辭,竟以壽終。

續咸

按《晉書儒林續咸傳》:「咸字孝宗,上黨人也。性孝謹敦 重,履道貞素。好學,師事京兆杜預,專《春秋》《鄭氏易》,教 授常數十人。博覽群言,高才善文論。又修陳杜律,明 達刑書。永嘉中,歷廷尉平、東安太守。劉琨承制于并 州,以為從事中郎。後遂沒石勒。勒以為理曹參軍。持 法平詳,當時稱其清裕,比之于公。著《遠游志》《異物志》、 『《汲冢古文釋》皆十卷行於世。年九十七,死于石季龍 之世。季龍贈儀同三司』。」

徐邈

按《晉書儒林徐邈傳》:「邈,東莞姑幕人也。祖澄之,為州 治中。屬永嘉之亂,遂與鄉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閭里 士庶千餘家南渡江,家于京口。父藻,都水使者。邈姿 性端雅,勤行勵學,博涉多聞,以慎密自居。少與鄉人 臧壽齊名,下帷讀書,不游城邑。及孝武帝始覽典籍, 招延儒學之士,邈既東州儒素,太傅謝安舉以應選」, 年四十四,始補中書舍人,在西省侍帝,雖不口傳章 句,然開釋文義,標明指趣,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 遷散騎常侍,猶處西省前後十年,每被顧問,輒有獻 替,多所匡益,甚見寵待。帝宴集酣樂之後,好為手詔 詩章以賜侍臣,或文詞率爾,所言穢雜,邈每應時收 斂,還省刊削,皆使可觀,經帝重覽,然後出之。是時侍 臣被詔者,咸宣揚之,故時議以此多邈。及謝安薨,論 者或有異同,邈固勸中書令王獻之奏加殊禮,仍崇 進謝石為尚書令,元為徐州,邈轉祠部郎,上南北郊, 宗廟迭毀禮皆有證據。豫章太守范甯欲遣十五議 曹下屬城採求風政,并吏假還,訊問官長得失。邈與 甯書曰:「知足下遣十五議曹各之一縣,又吏假歸白 所聞見,誠是足下留意百姓,故廣其視聽。吾謂勸導 以實不以文,十五議曹欲何所敷宣邪?庶事辭訟,足 下聽斷允塞,則物理足矣;上有理務之心,則下之求 理者至矣。日昃省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 不惑,豈須邑至里詣,飾其游聲哉?非徒不足致益,乃 是蠶」漁之所資,又不可縱小吏為耳目也。豈有善人 君子,而于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君子之心,誰毀誰 譽。如有所譽,必由歷試;如有所毀,必以著明。託社之 鼠,政之甚害。自古以來,欲為左右耳目者,無非小人, 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 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輿尸。」前史所書,可「為深鑒。足 下選綱紀,必得國士,足以攝諸曹,諸曹皆是良吏,則 足以掌文按。又擇公方之人以為監司,則清濁能否, 與事而明。足下但平心居宗,何取於耳目哉!昔明德、 馬后未嘗顧與左右言,可謂遠識,況大丈夫而不能 免此乎?」遷中書侍郎,專掌綸詔,帝甚親昵之。初,范甯 與邈皆為帝所任,使共補朝廷之闕。甯才素高而措 心正直,遂為王國寶所讒,出遠郡。邈孤宦易危,而無 敢排彊族,乃為自安之計。會帝頗疏會稽王道子,邈 欲和協之,因從容言於帝曰:「昔淮南齊王,漢晉成戒。 會稽王雖有酣媟之累,而奉上純一。宜加弘貸,消散 紛議,外為國家之計,內慰太后之心。」帝納焉。邈常詣 東府,遇眾賓沉湎,引滿諠譁。道子曰:「君時有暢不?」邈 對曰:「邈陋巷書生,惟以節儉清修為暢耳。」道子以邈 業尚道素,笑而不以為忤也。道子將用為吏部郎,邈 以波競成俗,非己所能節制,苦辭乃止。時皇太子尚 幼,帝甚鍾心,文武之選,皆一時之俊。以邈為前衛率, 領本郡大中正,授《太子經》。帝謂邈曰:「雖未敕以師禮 相待,然不以博士相遇也。」古之帝王,受經必敬,自魏 晉以來,多使微人教授,號為博士,不復尊以為師,故 帝有云。邈雖在東宮,猶朝夕入見,參綜朝政,修飾文 詔,拾遺補闕,劬勞左右。帝嘉其謹密,方之於金霍,有 託重之意。將進顯位,未及行而帝𣊻崩。安帝即位,拜 驍騎將軍。隆安元年,遭父憂。邈先疾患,因哀毀增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