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三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二十七
元二:
趙復、 《張䇓》
金履祥、 《許謙》
陳櫟、 《胡一桂》
胡炳文、 黃澤
蕭㪺 《韓擇》。
侯均 同《恕》。
第五「居《仁 安熙》。」
胡長孺、 胡之綱
胡之純、 熊朋來
戴表元、 牟應龍
鄭滁孫、 鄭陶孫
陳孚 馮子振
董朴、 楊載
楊剛中、 《劉詵》
龍仁夫 《韓性》。
程端禮:〈端學〉 吳師道:
陸文圭、 梁益
周仁榮, 周仔肩。
孟夢恂 陳旅
程文 陳繹曾
《李孝光》 《宇文公諒》。
伯顏 贍思:
《經籍典》第三百五十三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二十七
元二
趙復
按《元史儒學趙復傳》:「復字仁甫,德安人也。太宗乙未 歲,命太子闊出帥師伐宋,德安以嘗逆戰,其民數十 萬皆俘戮無遺。時楊惟中行中書省軍前,姚樞奉詔 即軍中求儒、道、釋、醫、卜士,凡儒生掛俘籍者,輒脫之 以歸,復在其中,樞與之言,信奇士,以九族俱殘,不欲 北,因與樞訣。樞恐其自裁,留帳中共宿。既覺,月色皓」 然,惟寢衣在,遽馳馬周號,積屍間無有也。行及水際, 則見復已披髮徒跣,仰天而號,欲投水而未入。樞曉 以「徒死無益,汝存則子孫或可以傳緒百世,隨吾而 北,必可無他。」復強從之。先是,南北道絕,載籍不相通。 至是,復以所記程、朱所著諸經傳註,盡錄以付樞。自 復至燕,學子從者百餘人。世祖在潛邸,嘗召見,問曰: 「我欲取宋,卿可導之乎?」對曰:「宋,吾父母國也,未有引 他人以伐吾父母者。」世祖悅,因不強之仕。惟中聞復 論議,始嗜其學,乃與樞謀建太極書院,立周子祠,以 二程、張、楊、游、朱六君子配食。選取遺書八千餘卷,請 復講授其中。復以周、程而後,其書廣博,學者未能貫 通,乃原羲、農、堯、舜所「以繼天立極,孔子、顏、孟所以垂 世立教,周、程、張、朱氏所以發明紹續者,作《傳道圖》,而 以書目條列於後。別著《伊洛發揮》以標其宗旨。朱子 門人散在四方,則以見諸登載與得諸傳聞者,共五 十有三人,作《師友圖》,以寓私淑之志。又取伊尹、顏淵 言行作《希賢錄》,使學者知所向慕,然後求端,用力之 方備矣。」樞既退隱蘇門,乃即復傳其學,由是許衡、郝 經、劉因皆得其書而尊信之,北方知有程、朱之學自 復始。復為人樂易而耿介,雖居燕不忘故土,與人交 尤篤分誼。元好問文名擅一時,其南歸也,復贈之言, 以「博溺心末喪本」為戒,以自修讀《易》,求文王、孔子之 用心為勉,其愛人以德類如此。復家江漢之上,以「江 漢」自號,學者稱之曰「江漢先生。」
張䇓
按《元史儒學》:張傳:「䇓,字達善,其先蜀之導江人。蜀 亡,僑寓江左。金華王柏得朱熹三傳之學,嘗講道於 台之上蔡書院,䇓從而受業焉。自六經、《語》孟傳註以 及周、程張氏之微言,朱子所嘗論定者,靡不潛心翫 索,究極根柢,用功既專,久而不懈,所學益弘深微密, 南北之士鮮能及之。至元中,行臺中丞吳曼慶聞其 名」,延至江寧學宮,俾子弟受業。中州士大夫欲淑子 弟以朱子《四書》者,皆遣從䇓游,或闢私塾迎之。其在 維揚,來學者尤眾,遠近翕然,尊為碩師,不敢字呼,而 稱曰「導江先生。」大臣薦諸朝,特命為孔、顏、孟三氏教 授。鄒、魯之人服誦遺訓,久而不忘。䇓氣宇端重,音吐 洪亮,講說特精詳,子弟從之者詵詵如也。其高第弟 子知名者甚多,夾谷之奇、楊剛中尤顯。䇓無子,有《經 說》及文集行世。吳澄序其書,以為議論正援据博,貫 穿縱橫,儼然新安朱氏之尸祝也。至正中,真州守臣 以䇓及郝經、吳澄皆嘗留儀真,作祠宇祀之,曰「三賢 祠。」
金履祥
按《元史儒學金履祥傳》:「履祥字吉父,婺之蘭谿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