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亂後,經籍亡散,祕書湮缺。德棻始請帝重購求天 下遺書,置吏補錄,不數年,圖典略備。又建言:「近代無 正史,梁、陳、齊文籍猶可據,至周、隋事多脫損。今耳目 尚相及,史有所憑,一易世,事皆汨暗,無所掇拾。陛下 受禪於隋,隋承周,二祖功業多在周。今不論次,各為 一王史,則先烈世庸不光明,後無傳焉。」帝謂然。於是 詔中書令蕭瑀、給事中王敬業、著作郎殷聞禮主魏, 中書令封德彝、舍人顏師古主隋,大理卿崔善為、中 書舍人孔紹安、太子洗馬蕭德言主梁,太子詹事裴 矩、吏部郎中祖孝孫、祕書丞魏徵主齊,祕書監竇璡、 給事中歐陽詢、文學姚思廉主陳,侍中陳叔達、太史 令庾儉及德棻主周。整振論撰,多歷年不能就,罷之。 貞觀三年,復詔撰定。議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書 為已詳,惟五家史當立。德棻更與祕書郎岑文本、殿 中侍御史崔仁師次周史,中書舍人李百藥次《齊史》, 著作郎姚思廉次梁、陳二史,祕書監魏徵次《隋史》,左 僕射房元齡總監修撰之原,自德棻發之,書成,賜絹 四百匹。遷禮部侍郎,兼修國史。累進爵彭城縣子。轉 太子右庶子。太子承乾廢,坐除名為民。召拜雅州刺 史,又坐事免。會修晉家史,房元齡奏起之,預柬凡十 有八人,德棻為先進,故類例多所諏定。除祕書少監。 永徽初,復為禮部侍郎、弘文館學士,監修國史,遷太 常卿。高宗嘗召宰相及弘文館學士坐中華殿,問:「何 修而王,若而霸,當孰先?」德棻曰:「王任德,霸任刑。夏、商、 周純用德而王,秦專刑而霸。至漢雜用之。魏、晉以降, 王霸兩失。若用之,王為先,而莫難焉。」帝曰:「今茲何為 而要?」對曰:「古者為政,清心簡事為本。今天下無虞,年 穀豐衍,惟薄賦斂、省征役為要。」又問禹、湯、桀、紂所以 興亡,對曰:「《傳》稱:『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 亡也忽焉。然二主惑嬖色,戮諫者,造炮烙之刑,此所 以亡也』。」帝悅,厚賜以答其言。遷國子祭酒、崇賢館學 士,爵為公。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年八十四,諡曰 憲。時又有鄧世隆、顧引、李延壽、李仁實,皆以史學稱 當世。

《舊唐書吳兢傳》:「兢勵志勤學,博通經史,嘗以梁、陳、齊、 周、隋、五代史繁雜,乃別撰《周史》十卷。」

北周書部雜錄

《日知錄》:《庾信傳》,《哀江南賦》:「過漂渚而寄食,託蘆中而 渡水。」「漂渚」當是「溧渚」之誤。張勃《吳錄》曰:「子胥乞食處, 在丹陽溧陽縣。」《史記·范雎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 至於陵水。」《索隱》曰:「劉氏云:『陵水即栗水也』。」《吳越春秋》 云:「子胥奔吳,至溧陽,逢女子瀨水之上,子胥跪而乞 餐,女子食之,既去,自投於水。後子胥欲報之,乃投白」 金於此水。今名其處為投金瀨。《金陵志》曰「江上有渚 曰瀨渚」是也。或以二句不應皆用子胥事,不知古人 文字不拘,如下文「生世等於龍門」四句,亦是皆用司 馬子長事。

南北史部彙考一

太宗貞觀 年李延壽撰南北史上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李延壽傳》:「延壽世居相 州。貞觀中累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以修撰勞 轉御史臺主簿,兼直國史。初,延壽父太師多識前世 舊事,嘗以宋、齊、梁、陳、周、齊、隋天下參隔,南方謂北為 索虜,北方謂南為島夷。其史於本國詳,他國略,往往 訾美失傳,思所以改正,擬《春秋》編年,刊究南北,事未 成」而歿。延壽既數與論撰,所見益廣,乃追終先志。本 魏登國元年,盡隋義寧二年,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 八,謂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盡陳禎明三年,作本紀 十、列傳七十,謂之《南史》。凡八代,合二書百八十篇,上 之。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時人見年 少位下,不甚稱其書。遷符璽郎,兼修國史,卒。

按《舊唐書李延壽傳》,「貞觀中,刪補宋、齊、梁、陳及魏、齊、 周、隋等八代史,謂之《南北史》,凡一百八十卷,頗行於 代。」

真宗天禧元年以彭乘校正南北史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彭乘傳》,「天禧初,用寇準 薦,為館閣校勘,預校正《南、北史》。」

仁宗天聖二年十月校南北史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天聖二年六月辛 酉校《南北史》。」

天聖四年《南北史》校畢。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天聖二年校《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