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又領少傅。建衡三年,何定建議鑿聖谿以通江淮。皓 令瑩督萬人往,遂以多盤石難施功罷還,出為武昌 左部督。後定被誅,皓追聖谿,事下瑩獄,徙廣州。右國 史華覈上疏曰:『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 峻始撰《吳書》。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至 少帝時,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 事,所共撰立,備有本末。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 為將,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臣愚淺才 劣,適可為瑩等記註而已』。」太康三年卒。著書八篇,名 曰《新議》。

《華覈傳》:「遷東觀令,領右國史。覈上疏辭讓,皓答曰:『得 表,以東觀儒林之府,當講校文藝,處定疑難。漢時皆 名學碩儒,乃任其職,乞更選英賢,聞之,以卿精研墳 典,博覽多聞,可謂悅禮樂敦詩書者也。當飛翰騁藻, 光贊時事,以越揚班張蔡之儔,怪乃謙光,厚自菲薄。 宜勉修所職,以邁先賢,弗復紛紛』。」

《晉書習鑿齒傳》:「鑿齒為滎陽太守,是時溫覬覦非望。 鑿齒在郡著《漢晉春秋》以裁正之。起光武,終於晉愍 帝。於三國之時,蜀以宗室為正。魏武雖受漢禪晉,尚 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為漢亡,而晉始興焉。引世祖 諱炎,興而為禪受,明天心不可以勢力強也。凡五十 四卷。」

《傅元傳》:「元字休奕,北地尼陽人也。州舉秀才,除郎中, 與東海繆施俱以時譽選入著作,撰集《魏書》。」

《王沉傳》:「沉,正元中遷散騎常侍侍中,典著作,與荀顗、 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 《陳壽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 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 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斥。遭父喪有 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 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 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 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 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 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 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或 云: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 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 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 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 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張華將舉壽 為中書郎,荀勗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 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補黃 散。由是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洛陽, 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 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 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後數起為太子中 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 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 甚,可遣使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 異焉。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 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直過 之,願垂採錄。」於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 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餘文章並 傳於世。

《孫盛傳》:「盛篤學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著《魏氏春 秋》《晉陽秋》,并造詩賦論難復數十篇。《晉陽秋》詞直而 理正,咸稱良史焉。」

《孝友傳》:「何琦善養性,老而不衰,布褐蔬食,恆以述作 為事,著《三國評論》,凡所撰錄百許篇,皆行於世。」 《宋書裴松之傳》:「松之字世期,河東聞喜人。博覽墳籍, 立身簡素。年二十,拜殿中將軍,歷員外散騎侍郎。義 熙初,為吳興故障令,在縣有績。入為尚書祠部郎。高 祖北伐,領司州刺史,以松之為州主簿,轉治中從事 史。既」克洛陽,高祖敕之曰:「裴松之廊廟之才,不宜久 尸邊務,今召為世子洗馬,與殷景仁同,可令知之。」除 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太祖元嘉三年,分遣大使巡行 天下,松之使湘州,轉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上 使注陳壽《三國志》,松之鳩集傳記,增廣異聞,既成,奏 上之。上喜曰:「此為不朽矣。」出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 吏民便之。入補通直為常侍,復領二州大中正。尋出 為南瑯邪太守。十四年致仕,拜中散大夫,尋領國子 博士。進太中大夫,博士如故。續何承天《國史》,未及撰 述,二十八年卒,時年八十。子駰,南中郎參軍。松之所 著文論及《晉紀》,駰注司馬遷《史記》,並行於世。

《南齊書王僧虔傳》,僧虔嘗有書誡子曰:「往年有意於 史,取《三國志》聚置床頭,百日許,復徙業就元,自當小 差於史。猶未近彷彿。」

《魏書張彝傳》:「彝子始均,遷員外常侍,仍領郎。始均才 幹美,嘗改陳壽《魏志》為編年之體,廣益異聞,為三十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