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8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軍也。此本從盱江晁氏借錄,其末題曰《文忠修唐史》,求此書不獲,今得於忠憲范公之孫伯高,其中尚舛誤,當訪求正之。紹興乙丑,晁公酇。

《涼公平蔡錄》一卷。

陳氏曰:唐山南東道掌書記鄭澥撰。「涼國公」 者,李愬也。

《開成承詔錄》二卷。

晁氏曰:唐李石撰。石與鄭覃、李固言相文宗,錄當時延英奏對事。開成年號。

《太和野史》三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但稱「大中戊辰陳郡袁濤序。」 自《鄭注》而下十七人,本共為一軸,濤分之為三卷。

《太和摧兇記》一卷。

陳氏曰:文與上同,而不分卷,豈其初本耶?

《野史甘露記》二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上卷記《甘露》之禍,下卷記《諸臣本末》。

《乙卯記》一卷。

陳氏曰:唐布衣李潛用撰。末又有吳郡李寔者,述《訓》注本,謀附益之。乙卯,太和九年也。

《兩朝獻替記》三卷。

晁氏曰:唐李德裕撰。德裕相文宗、武宗,錄當時奏對議論。

《元和朋黨記》 卷。

晁氏曰:宋馬永易記牛、李朋黨始末,自「牛僧孺試賢良」 ,至令狐綯去位。

陳氏曰:池州石埭縣尉維揚馬永易明叟撰。自元和三年牛、李對策,以至大中十三年,令狐綯罷相,唐朋黨本末具矣。永易嘗著《唐職林》《實賓錄》等書,崇、觀、政和間人也。又有馬永卿大年者,從劉元城游,大觀三年進士,當是其群從館閣書以永易為唐人,大誤也。

《會昌伐叛記》一卷。

陳氏曰:李德裕撰。記「平澤潞」 事。

《四夷朝貢錄》十卷。

陳氏曰:唐給事中渤海高少逸撰。會昌中,宰相李德裕以黠戞斯朝貢,莫知其國本原,詔為此書。凡二百一十國,本二十卷,合之為十卷。

《東觀奏記》三卷。

晁氏曰:唐裴廷裕撰。昭宗時,長安寇亂相仍,自武宗以後日曆、起居注散軼不存,詔史臣撰宣懿、僖三朝實錄。廷裕次《宣宗錄》,特採大中以來耳目聞見,撰次此書,奏記於監修杜讓能,以備史閣討論云。

陳氏曰:「記宣宗朝事,凡八十九條。」

《貞陵遺事》二卷,《續》一卷

陳氏曰:唐中書舍人令狐澄撰。吏部侍郎柳玭續之。澄所記十七事,玭所續十四事。

《咸通庚寅解圍錄》一卷。

陳氏曰:唐成都少尹張雲景之撰。言「南詔圍城扞禦事。」

《金鑾密記》一卷。

晁氏曰:唐韓偓撰。偓,天復元年為翰林學士,從昭宗西幸,朱溫,圍岐三年,偓因密記其謀議及所聞見,事止於貶濮州司馬。予嘗謂偓有君子之道四焉:唐之末,南北分朋而忘其君,偓、崔引門生,獨能棄家從上,一也;其時搢紳無不交通內外,以躐取爵祿,偓獨能力辭相位,二也;不肯草韋貽範起復麻,三也;不肯致拜於朱溫,四也。《詩》曰「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偓之謂矣,而宋子京薄之,奈何?一本釐天復二年、三年各為一卷,首尾詳略頗不同,互相讎校,凡改正千有餘字云。

陳氏曰:具述在翰苑時事,危疑艱險甚矣。昭宗屢欲相之,卒不果而貶,竟終於閩,非不幸也。不然,與崔垂休輩駢首就戮於朱溫之手矣。

《大唐補記》三卷。

陳氏曰:南唐程匡柔撰。序言懿宗朝有焦璐者,撰年代紀述神堯止宣宗,匡柔襲摭三百年曆,補足十九朝,起咸通戊子,止癸巳,附璐書中。乾符已後,備存補記。末有《後論》一篇,文辭雖拙,議論亦正。

《南部新書》五卷。

晁氏曰:皇朝錢希白撰。記唐故事。

《桂苑叢談》一卷。

晁氏曰:題云馮翊子子休撰。雜記唐朝雜事。僖、昭時當是五代人。李邯鄲云「姓嚴。」

《中朝故事》二卷。

晁氏曰:偽唐尉遲偓撰。記唐懿、昭、哀三朝故事,故曰「中朝。」

《三朝見聞錄》八卷。

陳氏曰:不知作者。起乾符戊戌,至天祐末年,及莊宗中興後河東事跡。「三朝」 者,僖、昭、莊也,其文直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