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曰:屯田郎中宋咸撰。此書傳於陸放翁,書其後曰:「先君會稽公晚歲喜觀,間為子弟講論因革,率至夜分。」 會稽公者,宰元鈞也。其書作於嘉祐中,皆國初故實,觀之使人有感焉。
《景德會計錄》六卷。
晁氏曰:皇朝丁謂謂之撰。謂景德中纂「三司戶口稅賦之入及兵食吏祿之費,會計天下每歲出納贏虧之數,書成奏御。」
陳氏曰:謂時為三司使。序言「歲收兩京十七路帳籍四萬四百有七,日入疾徐事一千五百,文移倍之。」 以李吉甫《國計簿》、賈耽《國要圖》總其目得四十,列為六卷:一戶賦,二郡縣,三課入,四歲用,五祿食,六雜記。大抵取景德中一年為准。
《會計錄》六卷。
晁氏曰:皇朝田况元鈞撰。况兩為三司使,謂夏戎阻命之後,增兵比之景德幾一倍,加之吏員益繁,經費日侈,民力日疲。乃約丁謂《會計錄》,以皇祐財賦所入多於景德,而其出又多於所入,著成此書上之。庶幾朝廷稽祖宗之舊,省浮費以裕斯民云。陳氏曰:元鈞倣景德之舊,取一歲最中者為准,又為《儲運》一篇,以補其闕。
《春明退朝錄》三卷。
陳氏曰:龍圖閣學士常山宋敏求次道撰。所記多故實。其父宣獻公綬居第在春明坊,如晁氏稱「昭德」 也。
《先朝政範》一卷。
陳氏曰:直集賢院徂徠石介守道編進。自《任將》至《悔過》,凡十二篇。
《尊號錄》一卷。
丞相安陸宋庠公序撰。大意以為徽號夸詡非古。而我祖宗往往謙遜不居。猶願超然遠覽。盡屏前號。其愛君以德者歟。至神宗遂卻不受。至於今行之。
《輔弼名對》四十卷。
天禧中,前進士劉顏編。自《漢》迄五代,為四十門。
《青社賑濟錄》一卷。
丞相富文忠公弼《青州救荒》,施行文牘也。
《元豐問事錄》二卷。
光祿寺丞李德芻撰。德芻,邯鄲李淑之子。元豐中為詳定官制檢討文字,詔旨所問奏槁,錄為此書。
《官制局紀事》一卷。
李德芻奉旨編錄「置局以來命官等事。」
《中書備對》十卷。
晁氏曰:皇朝元豐三年畢仲衍承詔編次,曰《周官》所謂要會者,正今日中書所宜有。自漢至唐,莫知議此。今編成十卷,凡一百二十五門,附五十八事。李清臣嘗與許將書云:「《備對》乃吳正憲公居宰路,以聖問多出意表,故令中書掾畢君為之。其時預有畫旨,諸司遇取會,不許濡滯。如此尚歷數年乃就。後多有改革」 ,然事亦可概見也。
《蔣魏公逸史》二十卷。
容齋洪氏《隨筆》曰:「《蔣魏公逸史》,穎叔所著也。多記當時典章文物。之舊有數百冊,兵火間盡失之。其曾孫芾始捃摭遺槁而成此書。將以奏御,以其副上之太史,且板行之,傳之天下後世,既而不果。蔣公在熙寧、元祐、崇寧時,為博聞強識,然閱其論述,頗有可議,恨不及丞相在日與之言,大概辨訂官制之訛誤也。」
《呂申公掌記》一卷。
陳氏曰:丞相申國呂公著晦叔撰。在相位,所記「人材已用」 、未用名姓,及事當行、已行條目。
《元祐榮觀集》五卷。
陳氏曰:左朝奉大夫、權太學正汪浹撰。記「元祐六年視學《本末》,并群臣所上詩、賦、頌、表」 之類。張舜民芸叟為之序。
《泰陵故事》二十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皆敘宣仁臨朝九年中「制誥、表章、奏議」 之屬。
《尊堯錄》八卷。
陳氏曰:延平羅從彥仲素撰。從彥師事楊時,而李侗又師從彥,所謂「南劍三先生」 也。從彥當靖康初,以為本朝之禍起於熙、豐,不遵祖宗故實,故采四朝事為此錄。又李沆、寇準、王旦、王曾、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司馬光、程顥名輔巨儒十人言行附於其後。末有《別錄》一卷,專載司馬光論王安石、陳瓘論蔡京奏疏,欲「上之朝,不果。嘉定中,太守劉元濟得其書上之,且為板行。」
《本朝事實》三十卷。
陳氏曰:右承議郎李伋撰。雜錄「故事不成,條貫《統紀》。」
《皇朝治跡統類》七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