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0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邦遂不足與

天朝文獻,以備「一統大業」之採擇哉。謹綴之簡編,述

其大略以為序

皇清重修韶州府志十六卷

知韶州府馬元序中天之治文教始顯故仲

尼刪《書》,斷自唐虞。其間有紀言,有紀動,而《禹貢》一篇,山川、土田、氣候、物產,指掌畢盡。十五國之風著於《詩》,七十二國之簡冊定於《春秋》。「見禮、知政,聞樂、知德」 ,六經之成,其五皆史經之體謹嚴,史之體浩博,浩博者所以為謹嚴。史者經之地,志又史之地也。韶為廣東壯郡,某下車,首索郡志,闕佚而不修者,閱八十年。兵火之餘,典章耆老,略無可考。顧境之流移未復,習俗未變,守土小臣拊循噢咻之不暇,僅於退食辨證是非,別以朱墨,蓋日月一至焉。猶未就理,適奉省符下郡,取各《屬乘》刪定而獻諸京師,備

《大清一統志》,「財擇恭惟我。」

「皇上誕膺天曆、統一區宇。山海大荒、威德咸被。」茲

《俞輔臣請》。「豈欲誇耀百代。」 蓋將晰險易,察貞淫。一

「道德同風俗」 ,不出九重之內,而四目四聰,明達無不遍。竊伏自念於「天下有《嶺表》」 ,「嶺表有《韶陽》」 ,不猶太倉稊米乎。而

《聖天子》邇有不泄,遠有不忘。《韶陽》雖微,土地人民。政

事、三體皆具、獲備諸侯之寶。列於

王庭。此固千載一時也。乃檄下六邑令刊正《故籍網》

羅新見取向所朱墨未竟者,彙而次之,為《七志》。論麗以三十九條,述二十四義,例成十六卷。雖學術謭陋,有愧於浩博,然附列郡之末,當謹嚴尺寸之地,非僭非濫,亦其分也。語云:「兵莫強於秦,財莫富於隋,地莫大於元。維此三者非吾。」

「君與相」,所藉以弘宣。文治即必有載筆,「為史」取義「為。」

《經》者守土小臣幸得觀大成以對揚。

《休命》,使百代而下猶能賢其賢,親其親,樂其樂,利

其利則卜世卜年,軼三王而「比德」 ,「唐虞克鞏。」

皇圖於至久至大。某藉手於今。效細流納海之貢。行

且附以不朽矣

皇清重修南雄府志八卷

知南雄府姚昌蔭序輿地之有圖志尚矣古

者輶軒之使,博採風謠,陳之太師,獻之天子,欲以周知土俗之同異,民情之樂苦,以徵夫治理之盛衰,時代之升降。況乎山川形勢之阨塞,田賦戶口之嬴虛,與凡人物制作之規模,文章事理之條貫,尤不可以不詳載而審考之者也。維雄所轄二邑,不滿百社,而實居南粵要衝。民之土著者稀。五方之雜處,商賈之往來,十得六七,故嘗置關梁於此,蓋以譏察出入,杜奸宄之源,匪但筦榷之為重也。郡乘自明萬曆訖修及今,簡冊殘缺。前任陸公網羅舊聞,搜緝佚史,彙為全志,尚遺《田賦》一卷,未成而去。而雄舊以畝虛缺額,派實見戶,孔道煩劇,調應惟艱,一時蒿目。民瘼者行,補苴權宜之計,或未減於輕齎,或取藉於橋稅。及乎勢變事遷,向之所欲竭力以垂永久者,不能無所搖撼,而升科厲民之弊,終不可去。往牒論之詳矣,此則仁人君子之所當留意而深酌之者也。若夫魁梧長者,代不乏人,其流風善政,山川化俗,可案籍而考也。陸公蒞雄最久,民有《甘棠》之思焉。猥以淺薄繼其後,迺為綴緝補述付剞劂,俾成全書。其卷袠次第。悉因其舊。俾經世之君子得觀覽焉。

皇清重修潮州府志十六卷

楊佐國序大丈夫三不朽事立言其一言非

風雲月露之謂也,以垂聖教。有經以存國是,有史以徵方書有志。志者名雖異於經史,而其有典有則、可勸可懲,足以昭示來茲,其旨一也。《禹貢》一篇,紀山川、田賦、氣候、物產,殆盡十五國之風土貞淫陳於《詩》;而《七月》一章,於星紀土物、天時、人事、朝野服食,無不鉅細畢具。七十二國之朝政、時事定於《春秋》。立詞嚴謹,洵為史氏鼻祖。是「經」 即史,而史不外經也。至志則為史之餘,而無作史之學、之才、之識,不可以作史,亦不可以作志。然則言焉而可傳,傳焉而可信,信焉而可興可怨,一郡之筆削,備百代之得失,豈不難哉?古粵稱名刺史者,如衛颯、韓會、凌皓、陳堯佐諸公,非不政事卓越,然而文章不多概見。獨《祭鱷》一文,擅絕千古。潮固昔瘴鄉也,自昌黎來謫,而山水人文、聲名政教,表表嶺東,豈非地以人文傳乎?果菴林年翁以江左名流,繼昌黎守茲土,勵精圖治,百廢俱興。其黌宮、祠宇、橋梁、公廨、城垣、坊表諸蹟,無不捐貲重新,燦然改觀。行以治最,應不次之擢,起而黼黻。

皇猷,潤色太平無難矣。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