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百三十四卷目錄

 老子部紀事

 老子部雜錄

 老子部外編

經籍典第四百三十四卷

老子部紀事

《高士傳》:商容,不知何許人也。有疾,老子曰:「先生無遺 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將語子。過故鄉而下車,知之乎?」 老子曰:「非謂不忘故耶?」容曰:「過橋木而趨,知之乎?」老 子曰:「非謂其敬老耶?」容張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 齒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 容曰:「嘻!天下事盡矣。」

莊周者,宋蒙人也。少學《老子》,為蒙縣漆園吏,遂遺世, 自放不仕,王公大人皆不得而器之。

庚桑楚者,楚人也,《老聃》弟子。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 畏壘之山。其居三年,畏壘大穰。畏壘之民相與言曰: 「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 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 社而稷之乎?」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弟子異之。 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 秋而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吾聞至人尸居環堵之家,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 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於賢人之間, 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

《列子周穆王篇》:「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三年不告。 老成子請其過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進之於室,屏 左右而與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顧而告予曰:『有 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變 者,謂之生,謂之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 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難窮難終。因形者其』』」 巧顯,其功淺,故隨起隨滅。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 可與學幻矣。吾與汝亦幻也,奚須學哉?老成子歸用 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幡校四時, 終身不著其術,故世莫傳焉。

《仲尼篇》: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 聖人,子弗知乎?」曰:「聖人孰謂?」曰:「老聃之弟子有亢倉 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魯侯聞之大驚,使 上卿厚禮而致之。

《亢倉子全道篇》:亢倉子居羽山之顏,三年,俗無疵癘, 而仍穀熟。其俗竊相謂曰:「亢倉子之始來,吾鮮然異 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其或聖者邪?盍相 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亢倉子聞之,色有不釋。其 徒黶啜從而啟之,亢倉子曰:「吾聞至人尸居環堵之 室,而百姓猖狂,不知其所如往。今以羽俗,父子竊竊」 焉,將俎豆予我其的之人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 言。

陳懷君柳使其大夫禱行聘於魯。叔孫卿私曰:「吾國 有聖人,若知之乎?」陳大夫曰:「奚以果明其聖?」叔孫卿 曰:「能廢心而用形。」陳大夫曰:「弊邑則小,亦有聖人,異 於所聞。」曰:「聖人謂誰?」陳大夫曰:「有亢倉子者,偏得老 聃之道,其能用耳視目聽。」定公聞而異焉,使叔孫氏 報聘,且致亢倉子,待以上卿之禮。

《史記孟子附傳》:「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 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

《申不害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

《韓非傳》:「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 其歸本於黃老。」

《樂毅傳》:高帝過趙,問樂毅有後世乎?對曰:「樂叔」,高帝 封之樂鄉,號曰華城君。華城君,樂毅之孫也。而樂氏 之族有樂瑕公、樂臣公,趙且為秦所滅,亡之齊高密。 樂臣公善修《黃帝》《老子》之言,顯聞於齊,稱賢師。太史 公曰: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惠王書, 未嘗不廢書而泣也。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 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 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 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

樂臣公一作樂巨公

《晁錯傳》:「其子章以修黃老言顯於諸公間。」 《萬石君傳》:「塞侯直不疑者,南陽人也,景帝元年,拜為 御史大夫,封為塞侯。不疑學《老子》,言其所臨為官如 故,唯恐人知其為吏跡也。不好立名稱,稱為長者。」 《田叔傳》:「田叔者,趙城陘人也,其先田氏苗裔也。叔喜 劍,學黃、老術於樂巨公。」

魏其《武安侯傳》:「竇太后好黃、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趙 綰、王臧等務隆推儒術,貶道家言,是以竇太后滋不 說魏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