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柄栩集公平生所為文,得古律詩賦表章四六, 雜著傳記序述及《紫微制草》合為四十卷,將鏤版以 傳於世。求序於綱,義不得辭,且為之言曰:「國之治亂 安危,存乎言而已矣。方嘉祐、治平間,上之所以求言 聽納者既盡其道,下之所以獻言開陳者又中於理, 上下交而志通,宜乎協氣嘉祥,薰為太平而不可跂 及也。」及後朝廷議變新法,言不便者接武竄逐,朋黨 之論浸興,而士始以言為諱。自紹聖、元符已來,遂無 言者。當時臺諫具員,然類皆毛舉細故以塞責,甚者 至於變亂白黑,顛倒是非,投時好以取世資,雖謂之 無可也。獨公奮不顧身,犯顏逆鱗,論國之大者。於言 路閉塞之時,號「鳳鳴朝陽。」然遷謫流離,屢瀕死,而任 言責者益自懲艾,不復激昂,習熟見聞,以緘默為當 然,至崇寧、宣和間,則又甚矣。國之大故,莫重於此,臺 諫熟視,未嘗有一言及之。使公是時猶存居可言之 地,其肯保位愛身,不一開口為社稷生靈之計,雖三 尺之童,有以知其必不然也。由是觀之,公之文章垂 於後世,誦而讀之者,想望風采,其仰慕為何如哉!
張耒宛丘題跋一卷
按明毛晉跋元祐間蘇子瞻方為翰林豫章黃魯直高郵秦少游濟北晁無咎譙郡張文潛俱在館中趨學蘇門世號四學士子瞻遇之甚厚每集必命侍姬
「朝雲取密雲龍飲之。」一時文物之盛,自漢迄唐未有 也。陳后山《與李端叔書》云:「黃晁秦,則長公客也;張文 潛,則少公客也。」二公及三子相繼云亡,文潛巋然獨 存。士人就學者眾,公日載酒殽飲食之,故著作傳於 世者尤多。晚年詩效白樂天,樂府效張文昌。故陸放 翁云:「自文潛下世,樂府遂絕。」知言哉!蘇長公嘗品第 諸子云:「晁無咎雄健俊拔,筆力欲挽千鈞。張文潛溶 衍靖深,若不得已於書者。」又云:「秦得吾工,張得吾易。 而世謂工可致而易不可致,以君為難云。」其題跋數 條,皆讀史時偶書。其胸中成竹,絕無殿最。詩文《補亡 析疑》之語,聊以存少公之客云爾。毛晉識。
米芾海岳題跋一卷
按明毛晉跋淳化間王著受詔正祕閣法帖十卷一一推為墨王惟米元章力排其偽帖大半無不異其賞識故凡法書名畫一經米老品題則巧偽不能亂
古人不能亂古人,所謂能識書家主人者也。余數年 曾集其遺事一卷行世,今復采題跋數則,附以《寶章 待訪錄》,彙成一冊,非但欽其討究之精。朱文公嘗云: 此老胸中丘壑最殊勝處,時一吐出,以寄真賞耳。至 若人外高蹤,筆墨妙薦紳間,讀張伯雨《中岳外史傳》, 陳眉公《米襄陽志林序》,豈曰更有知不盡處?海隅毛 晉識。
晁補之無咎題跋一卷
按明毛晉跋無咎之父居成居官深靜能文與詩亦不求人知藏集十卷有奇無咎能乞東坡一序以傳東坡以君子稱之併稱無咎於文無所不能博辨俊
偉絕人遠甚,將必顯於世。後果為仁宗所舉,御批其 文曰:「是深於經術,可革浮薄。」其題跋絕無浮薄之調。 極慕陶靖節為人,忘情仕進,方踰知命之年,即引退, 葺歸來園,自號歸來子。嘗游戲小道,撰《廣象戲圖》一 卷,惜不得與李翱《五木經》並存,以作戲兵。海隅毛晉 識。
李之儀姑溪題跋二卷
按明毛晉跋余梓姑溪詞一卷行世久矣恨未見其全集戊寅歲莫遇蕭伯玉先生於吳門舟次見余集宋元諸名家題跋盛稱姑溪老人可比阿師雖同門
「四學士、六君子不能及也。」因出抄本見視,不啻盲人 索途而俄與之策矣。但此老好用古字,如《互帙》作 秩之類甚多,讀者每訝余刻之譌,輒為更易,何異認 就理為袖裡,改出就入就為出袖人袖邪?其辨論《瘞 鶴銘》,乃曰:「吾知為佳字,何必紛紛於晉、唐?」恐南村老 人見之,未免噴飯矣。海隅毛晉識。
劉壎劉麟瑞忠義集 卷
按明何喬新序宋有天下二百餘年以仁厚立國以詩書造士以義節勵士大夫故其士民觀感興起皆知殺身成仁之為美及其遭罹變故而且亡也死宗
「廟者有之,死社稷者有之,死君上者有之,死城郭封 疆者有之。下至山谷之儒,里巷之婦,亦皆秉義抱節, 矢死不辱。」嗚呼!漢唐之末,曷嘗有是哉!南豐水村劉 先生壎、如村劉先生麟瑞懼忠臣烈士貞婦湮沒而 無傳也。水村作《十忠補史詩》,如村作《昭忠逸詠》,皆據 其所見聞而錄之,蓋野史之流也。其邑人趙秉善合 二先生所作為一編,附以汪水雲、方虛谷諸君子之 詩若干首,總謂之《忠義集》。上舍趙君璽二先生之鄉 人也,得是集於老農之家,讀而悲之,乃校補其訛缺, 持以示予。予受而閱之,泫然淚落,而不能自已也。嗚 呼!二百餘年樂育之效可見於此矣。因釐為七卷,錄 而藏之。浙江僉憲王君廷光見之歎曰:此集所記,多 《宋史》所遺者,是不可使其無傳!將刻諸梓,屬予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