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8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內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數也兼五行之數四十合而為五十有五備天地之數也

大衍之數第十五

大衍之數第十五

經曰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又曰大衍之數五十則減天地之數五也韓氏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則不言減五之數所

以孔氏《疏》以為五十有五乃天地陰陽奇偶之數,非 是,是文演天地之策也。且諸儒分大衍之數分而為 二之義,中則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之用,末則陳四 營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之理,此豈可同乎本末而 異其中之數也?況乎揲蓍之數以象天地,豈可捨其 數而求其象乎?斯亦疏家之失,不求天五,退藏於密 「之義也。且夫五十有五,天地之極數也。大衍之數,天 地之用數也。蓋由天五不用,所以大衍之數少,天地 之數五也。」或曰:「天五不用,何以明其不用之由?」答曰: 「天五不用,非不用也,是用四象者也。且天一地二天 三地四,此四象生數也。天五所以斡四象生數,而成 七九六八之四象,是四象之中皆有」五也,則知五能 包四象,四象皆五之用也。舉其四則五在其中矣。故 《易》但言四象以示,不言五象也。今揲蓍之義,以筮而 尚占者也,以象天地之用數,所以大衍之數減天地 之數五也。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論上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韓氏注曰衍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四十

有九,數之極也。夫旡不可以旡明,必因於有,固嘗於 有物之極,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孔氏疏:京房云:「五 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 者,天之生炁將欲以虛求實,故用四十九焉。」馬季長 云:「《易》有太極,謂北辰,北辰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 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 四炁,北辰居位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之也。荀爽 云:「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初 九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也。」鄭康成云:「天地之數,五 十有五者,以五行炁通於萬物,故減五。《大衍》又減一, 故用四十九。」姚信、董遇云:「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者,其 六以象六畫之數,故減而用四十九」也。顧懽云:「立此 五十數以數神,神雖非數,因數而顯,故虛其一數,以 明不可言之義也。」今詳諸家所釋,義有多端,雖各執 其說,而理則未允。敢試論之。韓氏注以虛一為太極, 則未詳其所出之宗也。何者?夫太極生兩儀,兩儀既 分,天始生一。肇其有數也,而後生四象五行之數,合 而為五十有五,此乃天地之極數也。今若以太極為 虛一之數,則是大衍當用五十有四也,不然,則餘五 之數無所設耳。況乎《大衍》衍天地之數也,則明乎後 天地之數矣。《大衍》既後天地之數,則太極不可配,虛 其一之位也明矣。又旡不可以旡明必因於有,是則 以太極為無之稱。且太極者,元炁混而為一之時也。 其炁「已兆,非無之謂,則韓氏之注,義亦迂矣。」或曰:「韓 氏之注,承輔嗣之旨,且輔嗣之注,獨冠古今,斐然議 之,無乃不可乎?」答曰:「此必韓氏之寓言,非輔嗣之意 也。且若愚以胸臆論之,是謂狂簡,今質以聖人之辭, 且《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既言有,則非無之謂也,不 其然乎?至於京、荀、馬、鄭眾賢之論,皆採摭」天地名數, 其義      且若以天地之名數強 加配偶,則靡所不可。然而天地之數,生成相因,理 如貫珠,不可駢贅而設也。雖能強立其義,推而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