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五十卷目錄

 性部總論四

  讀書錄論性

  圖書編朱子性圖說 古今言性考 性字說 性善說 性無善無惡 氣質之性

   湛氏心性說 心性總論 性故

  群書備考性學

學行典第五十卷

性部總論四

薛瑄讀書錄

《論性》

孟子言性善,擴前聖之未發,程子「性即理也」,與張子 皆論氣質之性,又擴孟子之未發。至朱子《會萃》張、程 之論性至矣。 因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情善,而知 仁義禮智之性善,亦猶因水之流清,而知其源之清 也。此先儒之成說,特申言之, 性本善,反之而惡,如 水性本下,搏激之可使過顙在山,亦反水之性也,然 其就下之性終在,故反性為惡,而本善常在。 《易》言 「繼之者善也」,此「善」字實指理言也。孟子言「性善」,此「善」 字虛言性有善而無惡也。然孟子言性善,實自繼之 者善來,因繼之者善,故性有善而無惡也。 性即理 也,千萬世論性之根基,朱子所以明程子之言也。 性者萬善之一源,即無極而太極也。 天理本善,故 人性無不善,故程子曰:「性即理也。」 性與天道,內外 合一,其大無窮。 楊龜山曰:「人性上不容添一物。」此 言當深翫。 程子曰:「性即理也,理則自堯舜至於塗 人一也。」此論本然之性。又曰:「才稟於氣,氣有清濁,稟 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此論氣質之性。 以不 雜者言之,謂之本然之性,以不離者言之,謂之氣質 之性,非有二也。 性一也。本然之性,純以理言,氣質 之性兼理氣言,其實則一也,故曰「二之則不是。」 程 子謂:「善固性也,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疑其自《太極 圖說》中來。《圖說》曰:「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謂之分,則二 者皆自性中來,但順則為善,不順則為惡耳。 性之 本體,未感物時渾是善,到感物而動之」初,則有善有 不善,周子所謂幾也。 惡亦是性,只是性,翻轉了便 是惡,非性之外,別有一物為惡也。如《陰符經》「五賊」之 說,可見 只是一箇性,分而為仁義禮智信,散而為 萬善。 人物皆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所謂「天地之寒, 吾其體」;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所謂「天地之帥,吾其 性。」體性人與物皆同,所謂理一也。然人得其氣之正 而理亦全,物得其氣之偏而理亦偏,聖人尢得其氣 之最清最秀者,故性極其全,與天地合德。賢者稟氣, 次乎聖人,故其德出乎凡民,皆分殊也。 仁義禮智 即是性,非四者之外別有一理為性也。道只是循此 性而行,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道也。德即是行此道 而有得於心,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德也。誠即是性 之真實無妄,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誠也。命即是性 之所從出,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命也。忠即盡是性 於心,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忠也。恕即推是性於人, 非性之外,別有一理為恕也。然則性者,萬理之統宗, 歟理之名,雖有萬殊,其實不過一性。 《張子》曰:「形而 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 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此言氣質昏濁,則天地之性為 其所蔽,故為氣質之性。善反之而變其昏濁,則天地 之性復明。若氣質本清,則天地之性自存,初無待於 反之之功也。 氣質之性,以理在氣中而言。氣質之 濁者,理為之蔽,性固有不善。氣質之清者,理「無所蔽, 性焉有不善乎?」 古聖賢多言私欲為人性之蔽,至 張子、程子皆論氣質之性,則知為人性之蔽,不獨私 欲,而亦拘於氣質。故朱子論人性之蔽,必兼私欲氣 稟言之。 論性不論氣,不備有二說:專論性不論氣, 則性無安泊處,此不備也;專論性不論氣,則雖知性 之本善,而不知氣質有清濁之殊,此不備也。論氣不 論性,不明亦有二說。如告子以知覺運動之氣為性, 而不知性之為理,此不明也;如論氣質有清濁之殊, 而不知性之本善,此不明也。二之則不是。蓋理氣雖 不相雜,亦不相離,天下無無氣之理,亦無無理之氣。 氣外無性,性外無氣,是不可二之也。若分而為二,是 有無氣之性,無性之氣矣。故曰:「二之則不是 性。」譬 如一源水,引去清渠中,則水亦清,亦猶氣清而性亦 明也;引去濁渠中,則水亦濁,亦猶氣昏而性亦昏也。 是則水有清濁者,渠使之然,而水則本清;性有昏明 者,氣使之然,而性則本明。此先儒之說,余特述以明 己意耳。 萬物各受此理,如眾水各受此日光。但物 之清者受此理則理亦明,物之昏者受此理則理亦 昏,昏非理昏也,由物之昏蔽之也。如水之清者受此 日光則光亦明,水之濁者受此日光則光亦暗,暗非 光暗也,水之濁以淆之也。以是觀之,則性本善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