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鹹百品,備其膳產,棟宇舟車,銷金合土,絲紵元黃,供 其器服,文以禮度,娛以八音,庇物殖生,罔不備設。夫 民用儉則易足,易足則力有餘,力有餘則志情泰,樂 治之心於是生焉。事簡則不擾,不擾則神明靈,神明 靈則謀慮審,濟治之務於是成焉。故天地以儉素訓 民,乾坤以易簡示人,所以訓示慇懃,若此之篤也。安 得與夫飛潛蠉蠕,並為眾生哉!若夫眾生者,取之有 時,用之有道,行火俟風暴,畋漁候豺獺,所以順天時 也。大夫不麛卵,庶人不數罟,行葦作歌,霄魚垂化,所 以愛人用也。庖廚不邇,五犯是翼,殷后改祀,孔釣不 綱,所以明仁道也。至於生必有死,形斃神散,猶春榮 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詩》云。「愷悌君子求 福不回」言弘道之在己也。三后在天言精靈之升遐 也。若乃內懷嗜欲外憚權教慮深方生施而望報在 昔先師未之或言余固不敏罔知請事焉矣。

《和性》
梁·劉勰

夫歐冶鑄劍,太剛則折,太柔則卷。欲劍無折,必加其 錫;欲劍無卷,必加其金。何者?金性剛而錫質柔,剛柔 均平,則為善矣。良工塗漆,緩則難晞,急則弗牢,均其 緩急,使之調和,則為美也。人之含性,有似於茲。剛者 傷於嚴猛,柔者失於軟懦,緩者悔於後機,急者敗於 懁促。故鑄劍者使金不至折,錫不及卷;製器者使緩 而能晞,急而能牢;理性者使剛而不猛,柔而不懦,緩 而不後機,急而不懁促,故能劍器兼善,而性氣淳和 也。昔徐偃王軟而國滅,齊簡公懦而身亡,此性太柔 之失也。晉陽處父以純剛取害,鄭子陽以嚴猛致斃, 此性太剛之過也。楚子西寬而招敗,邾莊公懁而自 禍,此性褊急之災也。西門豹性急,佩韋皮以自緩;董 安于性緩,帶絲絃而自急。彼各能以一物所長,攻其 所短。故陰陽調,天地和,剛柔均,人事和也。陰陽不和 則水旱失節,剛柔不均則強弱乖政,水旱失節則歲 敗,強弱乖政則身亡。是以智者寬而慄,嚴而溫,柔而 毅,猛而仁,剛而濟其柔,柔抑其強,強弱相參,緩急相 弼。以斯善性,未聞誤物而有「悔恡」者也。

《孟子荀子言性論》
唐·皇甫湜

論曰:孟子曰:「人之性善」,荀卿曰:「其善者偽也。」是於聖 人皆一偏之論也。推而言之,性之品有三,下愚、中人, 上智是也。聖人言性之品亦有三,可上可下,不移是 也。黃帝生而神靈,幼而徇齊;文王在母不憂,在師不 煩,后稷不坼不副,克岐克嶷,謂上智矣。齊桓公以管 仲輔之則理,以易牙輔之則亂。子夏出見紛華而悅, 入聞仁義而樂之,謂中人矣。越椒之生,熊虎之狀,叔 魚之生,谿壑之心,謂下愚矣。是故有生而惡者,得稱 性善乎哉?有生而善者,得稱性惡乎哉?故曰:「孟子荀 卿之言,其於聖人,皆一偏之說也。」窮理盡性,唯聖人 能之,宜乎微言絕而異端作,大義乖而一偏之說行。 孟子大儒也,荀卿亦大儒也,豈特開異端,故持曲辯 哉?蓋思有所未至,明有所未周耳。即二子之說,原其 始而要其終,其於輔教化,尊仁義,亦殊趨而一致,異 派而同源也。何以明之?孟子以為惻隱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性之本善,猶水之趨下,物誘 於外,情動於中,然後惡之焉。是勸人汰心源,返天理 者也。荀卿曰:「人之生,不知尊親,長習於教,然後知焉; 人之幼不知禮讓,長習於教,然後知焉。」是勸人黜嗜 慾,求良善也。一則舉本以推末,一則自葉而溯根,故 曰:二子之說,殊趨而一致,異派而同源也。雖然,孟子 之心,以人性皆如堯舜,未至者斯勉矣;荀卿之言,以 人之性皆如桀跖,則不及者斯怠矣。《書》曰:「唯人最靈。」 《記》曰:「人生而靜,感於物而動。」則軻之言合《經》為多矣。 故為尢乎。

《原性》
韓愈

「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性之品 有三,而其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 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 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 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 之於五也,主於一而行於四;中焉者之於五也,一不 少有焉,則少反焉,其於四也混。下焉者之於五也,反 於一而悖於四。性之於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 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 曰欲。上焉者之於七也,動而處其中。中焉者之於七 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於 七也,亡與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於」性視其品。孟子 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惡。」揚子 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惡混。」夫始善而進惡與始惡而 進善,與始也混,而今也善惡皆舉其中而遺其上下 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魚之生也,其母視之, 知其必以賄死。楊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聞其號也, 知必滅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為大戚,知若敖氏 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無災。 其始匍匐也,則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