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 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 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 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淳散朴,離道 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心與心識知而 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 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由是 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 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 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 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 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 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 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古之存身 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 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 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樂全之謂 得志。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 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 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 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 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 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 之民。」

《荀子性惡》篇:「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 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 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 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 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 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 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其善者偽也。故构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 必將待礱礪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 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 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 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 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道之也,使 皆出於理,合於道者也。今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 者為君子,從性情安恣睢慢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 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孟子》曰:「人之學 學者,其性善也。」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 乎偽之情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 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 成,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 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 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之人性善, 將皆失喪其性故也。」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 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 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 之也。使夫資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 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 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 性也。今人饑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勞而 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 兄,子之代父,弟之代兄,此二行者,皆反於性而悖於 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 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 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 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 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偽,非 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於 工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 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聖人之 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 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性情也。感 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 待事而後然。謂人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 之徵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 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 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制 眾者,偽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 弟兄資財而分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 弟相拂奪矣。且化理義之文理,若是則讓於國人矣。 故順情性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國人矣。凡人之 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願 富,賤願貴,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 而不願勢,苟有之中者,不及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 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強學而求 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