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生盜蹠、莊蹻之邪。故有大路龍旂羽「蓋,垂緌結駟連

騎,則必有穿窬拊揵,抽箕踰備之姦;有詭文繁繡,弱 緆羅紈,必有菅屫跐踦裋褐不完者。」 義者循理而行,宜也;禮者體情制文者也。義者宜也, 禮者,體也。昔有扈氏為義而亡,知義而不知宜也。魯 治禮而削,知禮而不知體也。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 祀中霤,葬成畝,其樂《咸池》《承雲》《九韶》,「其服尚黃。夏后 氏其社用松,祀戶,葬牆置翣,其樂夏籥《九成》、六佾、六 列、六英,其服尚青。殷人之禮,其社用石,祀門,葬樹松, 其樂《大濩》、晨露,其服尚白。周人之禮,其社用栗,祀竈, 葬樹柏,其樂《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禮樂相詭,服 制相反,然而皆不失親疏之恩,上下之倫。今握一君 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由膠柱而調瑟也。

春秋繁露

《仁義法》

《春秋》之所治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 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 也,言名以別矣。仁之於人,義之於我者,不可不察也。 眾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而以義。設人詭其處而逆 其理,鮮不亂矣。是故人莫欲亂,而大抵常亂,凡以闇 於人我之分,而不省仁義之所在也。是故《春秋》為仁 「義法。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 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人不被其澤,雖 厚自愛,不予為仁。」昔者晉靈公殺膳宰以淑飲食,彈 大夫,以娛其意,非不厚自愛也,然而不得為淑人者, 不愛人也。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其 足謂仁。仁者,愛人之名也,酅得無大之之辭,自為追。 一作近「則善其所卹遠也。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則弗美, 未至豫備之則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夫救蚤而先 之,則害無由起,而天下無害矣。然則觀物之動,而先 覺其萌,絕亂塞害於將然而未形之時,《春秋》之志也, 其明智矣。非堯舜之智,知禮之本,孰能當此?故救害 而先知之明也。公之所卹遠,如《春秋》美之。詳其美卹 遠之意,則天地之閒然後快其仁矣。非三王之德,選 賢之精,孰能如此?是以知明先以仁厚遠。遠而愈賢, 近而愈不肖者,愛也。故王者愛及四夷,霸者愛及諸 侯,安者愛及封內,危者愛及旁側,亡者愛及獨身。獨 身者,雖立天子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無臣民之用 矣。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春秋》不言伐梁者,而言 梁亡,蓋愛獨及其身者也。故曰:「仁者愛人,不在愛我。」 此其法也。義云者,非謂正人,謂正我。雖有亂世枉上, 莫不欲正人,奚謂義?昔者楚靈王討陳、蔡之賊,齊桓 公執袁濤塗之罪,非不能正人也,然而《春秋》弗予,不 得為義者,我不正也。闔廬能正陳、蔡之難矣,而《春秋》 奪之義辭,以其身不正也。潞子之於諸侯,無所能正, 《春秋》予之有義,其身正也。故曰:「義在正我,不在正人。」 此其法也。夫我無之求諸人;我有之而非諸人,人之 所不能受也。其理逆矣,何可謂義?義者,得宜在我者, 宜在我者,而後可以稱義。故言義者,合我與宜以為 一言,以此操之義為言我也。故曰:有為而得義者,謂 之自得;有「為而失義者,謂之自失;人好義者,謂之自 好;人不好義者,謂之不自好。以此參之義我也明矣。」 是義與仁殊,仁謂往,義謂來,仁大遠,義大近,愛在人 謂之仁,義在我謂之義。仁主人,義主我也。故曰「仁者 人也,義者我也」,此之謂也。君子求仁義之別,以紀人 我之閒,然後辨乎內外之分,而著於順逆之處也。是 故內治反理以正身,據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 寬制以容眾。孔子謂冉子:「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 語樊遲曰:「治身者先難後獲。」以此之謂治身之與治 民,所先後者不同焉矣。《詩》云:「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先 飲食而後教誨,謂治人也。又曰:「坎坎伐輻,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先其事,後其食,謂之治身也。《春秋》刺上之 過而矜下之苦,小惡在外,弗舉在我,書而非之。凡此 六者,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此之謂 也。且論己見之而人不察,曰:「君子攻其惡,不攻人之 惡。不攻人之惡,非仁之寬歟?自攻其惡,非義之全歟?」 此謂之仁造人,義造我,何以異乎?故自稱其惡謂之 情,稱人之惡謂「之賊;求諸己謂之厚,求諸人謂之薄; 自責以備謂之明,責人以備謂之惑。是故以自治之 節治人,是居上不寬也;以治人之度自治,是為禮不 敬」也。為禮不敬則傷行而民不尊;居上不寬則傷厚 而民弗親。弗親則弗信,弗尊則弗敬。二端之政詭於 上而僻行之,則誹於下,仁義之處,可無論乎?夫「目不 視弗見,心弗論不得,雖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 旨也;雖有聖人之至道弗論,不知其義也。」

《必仁且知》

「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則狂而操 利兵也;不智而辨慧獧給,則迷而乘良馬也。故不仁 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以輔其邪狂之心,而贊 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其強足以 覆過,其禦足以犯詐,其慧足以惑愚,其辨足以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