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六十七卷目錄
是非部總論
禮記〈曲禮上〉
文子〈道德〉
列子〈說符篇〉
莊子〈齊物論〉
尹文子〈大道上〉
公孫龍子〈指物論〉
荀子〈解蔽篇〉
呂氏春秋〈安死 察傳〉
新語〈辨惑〉
淮南子〈齊俗訓 氾論訓〉
中論〈覈辯〉
朱子語類〈是非〉
朱子全書〈是非 與田侍郎〉
性理大全〈力行〉
廣莊〈齊物論〉
是非部藝文一
論國是 宋陳瓘
是非 明屠隆
是非部藝文二〈詩〉
是非吟 宋邵雍
是非部紀事
是非部雜錄
學行典第六十七卷
是非部總論
禮記
《曲禮上》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陳注〉得《禮》為是,失禮為非。〈大全〉藍田呂氏曰:「『《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其文是也,其義非也;君子不行也』,其義是也,其文非也,君子行也。故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男女不授受,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此所以明是非也。」
文子
《道德》
《老子》曰:「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善而非其所 惡。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己者也,非去邪也, 去迕于心者。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不知 世所謂是非也。」
列子
《說符篇》
「天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 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用,無定是非也。
莊子
《齊物論》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 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 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目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 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 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 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 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以 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 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 萬物,一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 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 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 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 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 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 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 三?曰: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 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 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 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 也,道之所以虧也。
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 不我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 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 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