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5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免矣。況其流弊無窮,不止為一時之害,道之興喪實 繫焉,願明者之熟慮之也。

示喻黃公「灑落」之語,舊見李先生稱之,以為不易窺 測到此。今以為知言語誠太重,但所改語又似太輕, 只云識者亦有取焉,故備列之。如何?所謂灑落,只是 形容一箇不疑所行、清明高遠之意。若有一毫私吝 心,則何處更有此等氣象耶?只如此看,有道者胸懷 表裏亦自可見。若便討著落,則非言語所及,在人自 見得如何,如曾點「舍瑟」之對,亦何嘗說破,著落在甚 處耶?通書跋語甚精,然愚意猶恐其太侈,更能斂退, 以就質約為佳。《太極解》,後來所改不多,別紙上呈,未 當處,更乞指教。但所諭「無極」二五不可混說,而「無極 之真」合屬上句,此則未能無疑。蓋若如此,則無極之 真自為一物,不與二五相合,而二五「之凝,化生萬物, 又無與乎太極也。如此豈不害理之甚?兼無極之真」 屬之上句,自不成文理,請熟味之,當見得也。各具一 太極,來諭固善,然一事一物上,各自具此理,著箇「一」 字,方見得無欠剩處,似亦不妨,不審尊意以為如何? 擇之亦寄得此書草來,大概領略一過,與鄙意同。後 不曾子細點檢,不知「其病如何,或是病痛一般,不自 覺其病耳。」伯恭不鄙,下問,不敢不盡愚,但恐未是,更 賴指摘。近日覺得向來胡說多誤卻,朋友大以為懼。 自此講論,大須子細,一字不可容易放過,庶得至當 之歸也。別紙所諭,邵氏所記,今只入外書,不入行狀。 所疑小人不可共事,固然,然堯不誅四凶,伊尹五就 桀,孔子仕乎季孫。惟聖人有此作用,而明道或庶幾 焉。觀其所在為政,而上下響應;論新法而荊公不怒, 同列異意者亦稱其賢。此等事類非常人所及。所謂 元豐大臣當與共事,蓋實見其可,而有是言,非傳聞 之誤也。然力量未至此而欲學之,則誤矣。《序目》中語 所更定者甚穩。然本語熹向所謂先生之學,大要則 可知已。正如《春秋序》所謂「大義數十,炳如日星」,乃易 見也,非薄《春秋》之詞也。不改似亦無害,若必欲改,則 新語亦未甚活落。大抵割裂補綴,終非完物,自是不 能佳耳。

《答薛士龍》

「熹切伏窮山,佩服盛名之日久矣。去年邂逅林擇之, 歸自宣城,又能道餘論一二,皆成己成物之大致,區 區益願承教於前。顧以憂患之餘,屏跡田里,而執事 名問方昭,德業方起,隱顯異趣,私竊揣料,未容遽遂 鄙懷,則亦悵然太息而已。」茲者林擴之之來,乃知榮 膺睿眷,出試輔藩,宣布之初,譽處休洽,深以為慰。又 蒙不鄙,遠貽書翰,所以教告甚悉,擴之又以所聞相 與推說,皆平生所深欲。聞者感幸之至,不容於心。然 而三復來教,則有熹愚不敢當者二焉。請陳其說於 左右,幸察之。熹「自少愚鈍,事事不能及人,顧嘗側聞 先生君子之餘教,粗知有志於學,而求之不得其術, 蓋舍近求遠,處下窺高,馳心空妙之」域者二十餘年, 此乃困而自悔,始復退而求之於句讀文義之閒,謹 之於視聽言動之際,而亦未有聞也。方將與同志一 二友朋,并心合力,以從事於其閒。庶幾「銖積絲累,分 寸躋攀,以幸其粗知理義之實,不為小人之歸。」而歲 月侵尋,齒髮遽如許矣。懍然大懼日力之不足,思得 求助於當世有道之「君子,以速其進而未得也。」執事 乃不知此,而反以講道教人之事期之,此熹之所以 不敢當者一也。至於聖賢出處之義,則亦略聞之矣。 顧以材智淺劣,自知甚明,而又學無所「成,不堪酬酢, 故自十數年來,日益摧縮,不敢復有當世之念。」雖昨 來奉親之日,急於甘旨之奉,猶不敢自彊其所不足, 以犯「世患。矧今孤露餘生,形神彫喪,懶廢無用,益甚 於前。誠不忍復為彯纓結綬之計,以重不孝之罪。是 以杜門空山,甘忍窮寂,以遂區區之志,而庶幾或寡 過焉。執事又不知此,而反以行道濟時之事責之,此 熹所以不敢當者二也。感服至意,無以為謝,敢布腹 心」,伏惟加憐察焉。繼此儻未斥絕,尚冀有「以警誨之, 使不迷於入德之塗,則執事之賜厚矣,他非所敢望 也。」湖學之盛,甲於東南,而其湮廢亦已久矣。蓋自熙 寧設置教官之後,學者不復得自擇師,是以學校之 設,名存實亡,而人才之出,不復如當日之盛。今得賢 太守身為之師,其必將有變矣。然竊嘗讀安定之書, 考其所學,蓋不出乎章句「誦說之閒。以近歲學者高 明自得之論校之,其卑甚矣。然以古準今,則其虛實 淳漓、輕重厚薄之效,其不相逮至遠。是以嘗竊疑之, 敢因垂問之及而請質焉。又聞慶曆閒,嘗取《湖學規 制》,行之太學,不知當時所取果何事也?」求諸故府,必 尚有可考者,得令書吏錄以見賜,則又幸甚。相望之 遠,無由造前請益,所欲言者,何啻萬端。遙想郡齋之 閒,伏紙不勝引領。

「熹屏居窮陋,幸無他苦,而涉春以來,親友喪亡,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