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6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尚書僕射。元少為鄉嗇夫,得休歸,常詣學官,不樂為 吏。父數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學受業,師事京兆第五 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 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 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 融,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 元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於元。元 日夜尋誦,未嘗怠倦。會融集諸生考論圖緯,聞元善 算,乃召見於樓上,元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 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

《蜀志劉巴傳》巴年十八,郡署戶曹史,主記主簿。劉 先主欲遣周不疑就巴學,巴答曰:「昔游荊北,時涉師 門,記問之學,不足紀名。內無楊朱守靜之術,外無墨 翟務時之風,猶天之南箕,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 甥摧鸞鳳之艷,遊燕雀之宇,將何以啟明之哉?愧於 有若無,實若虛,何以堪之!」

《晉書劉兆傳》:「兆博學洽聞,溫篤善誘,從受業者數千 人。武帝時,五辟公府,三徵博士,皆不就。」

《氾毓傳》:「毓不出門庭,或薦之武帝,召補南陽王文學、 祕書郎、太傅參軍,並不就。於時青土隱逸之士劉兆、 徐苗等,皆務教授,惟毓不蓄門人,清靜自守,時有好 古慕德者諮詢,亦傾懷開誘,以三隅示之。」

《杜夷傳》:「夷世以儒學稱,為郡著姓,博覽經籍,百家之 書,靡不畢究。寓居汝潁之閒,十載足不出門。年四十 餘,始還鄉里,閉門教授,生徒千人。惠帝時,三察孝廉, 州命別駕。」

《續咸傳》:「咸師事京兆杜預,專《春秋》鄭氏《易》,教授常數 十人,博覽群言,高才善文論。」

《虞溥傳》:「溥除鄱陽內史,大修庠序,廣招學徒,移告屬 縣曰:學所以定情理性,而積眾善者也。情定於內而 行成於外,善積於心而名顯於教。故中人之性,隨教 而移,善積則習與性成。唐虞之時,皆比屋而可封,及 其廢也,而云可誅,豈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 漢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訓, 廢而莫修。今四海一統,萬里同軌,熙熙兆庶,咸休息 於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廣開學業,以讚協時雍,光 揚盛化。」乃具為條制,於是至者七百餘人。時祭酒求 更起屋行禮,溥曰:「君子行禮,無常處也。故孔子射於 矍相之圃,而行禮於大樹之下。況今學庭庠序,高堂 顯敞乎!」

《楊軻傳》:「軻少好《易》,長而不娶,學業精微,養徒數百,常 食粗飲水,衣褐縕袍,人不堪其憂,而軻悠然自得,疏 賓異客,音旨未曾交也。雖受業門徒,非入室弟子莫 得親言,欲所論授,須旁無雜人,授入室弟子,令逓相 宣授。」

《梁書伏曼容傳》:「曼容字公儀,少篤學,善《老》《易》,聚徒教 授以自業,為驃騎行參軍。」

《卞華傳》:「華字昭丘,天監初為國子助教,轉安成王功 曹參軍,兼五經博士,聚徒教授。華博涉有機辯,說經 析理,為當時之冠。」

《崔靈恩傳》:「虞僧誕,會稽餘姚人。以《左氏》教授,聽者數 百人。其該通義例,當時莫及。」

《南史顧越傳》:「越所居新坂黃岡,世有鄉校,由是顧氏 多儒學焉。祖道望,齊散騎侍郎。父仲成,梁護軍司馬、 豫章王府諮議參軍。家傳儒業,並專門教授。」

《魏書張偉傳》:「偉學通諸經,講授鄉里,受業者常數百 人。儒謹汎納,勤於教訓,雖有頑固,不曉問至數十。偉 告喻殷勤,曾無慍色。常依附經典,教以孝悌,門人感 其仁化,事之如父。」

《常爽傳》:「爽少而聰敏,嚴正有志概,雖家人僮隸,未嘗 見其寬誕之容。篤志好學,博聞強識,明習緯候,五經 百家多所研綜,州郡禮命皆不就。世祖西征涼土,爽 與兄仕國歸款軍門,世祖嘉之。是時戎車屢駕,征伐 為事,貴遊子弟未遑學術,爽置館溫水之右,教授門 徒七百餘人,京師學業,翕然復興。爽立訓甚有勸罰」 之科,弟子事之,若嚴君焉。尚書左僕射元贊、平原太 守司馬貞安、著作郎程靈虯,皆是爽教所就。崔浩、高 允並稱爽之嚴教,獎勵有方。允曰:「文翁柔勝,先生剛 克,立教雖殊,成人一也。」其為通識歎服如此。

《劉獻之傳》。人有從獻之學者,獻之輒謂之曰:「人之立 身,雖百行殊途,準之四科,要以德行為首。君若能入 孝出悌,忠信仁讓,不待出戶,天下自知。儻不能然,雖 復下帷針股,躡屫從師,止可博聞多識,不過為土龍 乞雨,眩惑將來。其於立身之道,有何益乎?孔門之徒, 初亦未悟,見旱魚之歎,方歸而養親。嗟乎先達,何自 覺之晚也!束修不易,受之亦難。敢布心腹,子其圖之。」 由是四方學者,莫不高其行義,而希造其門。獻之善 《春秋》《毛詩》,每講《左氏》,盡隱公八年,便止云:「義例已了, 不復須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說。

《北齊書張買奴傳》:「買奴,平原人。經義該博,門徒千餘 人,諸儒咸推重之,名聲甚盛。歷太學博士、國子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