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8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肩隨之。

陳注此泛言長少之序,非謂親者。

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陳注呂氏曰:「盡人之歡,竭人之忠,皆責人厚者也。責人厚而莫之應,此交所以難全也。歡謂好於我也。忠謂盡心於我也。好於我者,望之不深,盡心於我者,不要其必致,則不至於難繼也。」

「侍於君子」,不顧望而對,非禮也。

陳注呂氏曰:「顧望而後對者,不敢先他人而言也。」應氏曰:「有察言觀色之意。」

《儒行》

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 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 其交友有如此者。

陳注「合志」,以所向言。「營道」,以所習言。方,即術也。並立爵位,相等也。「相下」,以尊位相讓而己處其下也。流言,惡聲之傳播也。聞之不信,不以為實也。其行本方立義,謂所本者必方正,所立者必得其宜也。同於為義,則進而從之,不同則退而避之,故曰「同而進,不同而退。」

孔子家語

《六本》

齊高庭問於孔子曰:「庭不曠,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贄 精氣以問事君子之道,願夫子告之」,孔子曰:「貞以幹 之,敬以輔之,施仁無倦,見君子則舉之,見小人則退 之,去女惡心而忠,與之效其行,修其禮,千里之外,親 如兄弟,行不效,禮不修,則對門不女通矣。夫終日言 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惟智者能之,故自」 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終身為善,一 言則敗之,可不慎乎!

《子路初見》

孔篾問行己之道。子曰:「知而弗為,莫如勿知;親而弗 信,莫如勿親。樂之方至,樂而勿驕;患之將至,思而勿 憂。」孔篾曰:「行己乎?」子曰:「攻其所不能,補其所不備,毋 以其所不能疑人,毋以其所能驕人。終日言無遺己 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唯智者有之。」

韓詩外傳

《論處世九則》

《傳》曰:喜名者必多怨,好與者必多辱,唯滅跡於人,能 隨天地自然,為能勝理而無愛名,名興則道不用,道 行則人無位矣。夫利為害本,而福為禍先,唯不求利 者為無害,不求福者為無禍。《詩》曰:「不忮不求,何用不 臧。」

傳曰:聰者自聞,明者自見。聰明則仁愛著而廉恥分 矣。故非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 得。故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害遠 而名彰也。《詩》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傳》曰:「安命養性者,不待積委而富;名號傳乎世者,不 待勢位而顯。德義暢乎中而無外求也。信哉,賢者之 不以天下為名利者也!《詩》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一曰無內疏而外 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後呼天。」子貢 曰:「何也?」曾子曰:「內疏而外親,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 他」人,不亦遠乎!患至而後呼天,不亦晚乎?《詩》曰:「啜其 泣矣,何嗟及矣。」

君子有主善之心,而無勝人之色;德足以君天下,而 無驕肆之容;行足以及後世,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 善。故曰:君子盛德而卑,虛己以受人,旁行不流,應物 而不窮,雖在下位,民願戴之。雖欲無尊,得乎哉!《詩》曰: 「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惟其當 之為貴。夫負石而赴河,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 之。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 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鬚,卵有毛」,此說之難持者也, 而鄧㭊惠施能之。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君子不貴者, 非禮義之中也。故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 不貴苟傳,惟其當之為貴。《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 言當之為貴也。

「伯夷、叔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 其民不使,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弗忍居也。思與 鄉人居,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故聞伯夷之風者, 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至柳下惠則不然,不羞污君,不 辭小官,進不隱賢,必由其道,阨窮而不憫,遺佚而不 怨,與鄉人居,愉愉然不去也。雖袒裼裸裎於我側,彼」 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鄙夫寬,薄夫厚。至乎 孔子去魯,遲遲乎其行也,可以去而去,可以止而止, 去父母國之道也。伯夷,聖人之清者也;柳下惠,聖人 之和者也;孔子,聖人之中者也。《詩》曰:「不競不絿,不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