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事部藝文〈詩〉
《人事吟》宋·邵雍
索鍊無如事,難知莫若人。人情隨手別,事體到頭均。
《措處》前人
在未定之時,當難處之地,方事之危疑,見人之措置。
應事部雜錄
《淮南子繆稱訓》「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平乎準,直乎 繩,員乎規,方乎矩,包裹宇宙而無表裏,洞同覆載而 無所礙。是故體道者,不哀不樂,不喜不怒,其坐無慮, 其寢無寢,物來而名,事來而應。主者國之心,心治則 百節皆安,心擾則百節皆亂。故其心治者,支體相遺 也;其國治者,君臣相忘也。黃帝曰:『芒芒昧昧,從天之』」 道,與元同氣。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無 岐道旁見者,遏障之於邪,開道之於善,而民鄉方矣。 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 性之所扶也。仁者,積恩之見證也。義者比於人心而 合於眾適者也。故道滅而德用,德衰而仁義生。故上 世體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壞也。末世繩繩乎,唯 恐失仁義。君子非仁義無以生,失仁義則失其所以 生。小人非嗜慾無以活,失嗜慾則失其所以活。故君 子懼失仁義,小人懼失利。觀其所懼,知各殊矣。《易》曰: 「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其施厚 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無 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是故聖人察其所以往,則知其 所以來者。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 少不同,各得其所宜。
《名臣言行錄》:「魏公謂處事不可有心,有心則不自然, 不自然則擾。太原土風喜射,故民閒有弓箭社。琦在 太原,不禁亦不驅,故人情自得,亦可寓兵備於其閒。 後宋相繼政,頗著心處之,下令籍為部伍,仍須用角 弓。太原人貧,素用木弓,自此有賣牛買弓者,人始騷 然矣。此出於有心也。」
呂希哲為人處事,皆有長久之計,求方便之道。只如 病中風,人口不能言,手不能書,而養疾者乃問所欲, 病者既不能答,適足增苦。故公嘗教人每事作一牌 子,如飲食、衣裳、寒熱之類,及常所服藥、常所作事。病 者取牌子以示人,則可減大半之苦。凡公為人處事, 每如是也。
《世範》:「凡人謀事,雖日用至微者,亦須齟齬而難成,或 幾成而敗,既敗而復成,然後其成也永久平寧,無復 後患。若偶然易成,後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幾,不可 測度如此,靜思之則見此理,可以寬懷。」
人舉事至當,而或有非之者,蓋眾心難一,眾口難齊, 此如君子之所以舉事,苟揆之吾心,稽之古訓,詢之 賢者,於理無失,則紛紛之言皆不足卹,亦不必辯。 《法藏碎金錄》:「人多忙中切於辦閒事,我獨閒中切於 辦忙事。」此理可以智識及,不可以言說到。
《晁氏客話》:雖遇冗劇事,處之常優游。因論《易》曰:「常雜 而不厭,若雜而厭,非所以為常。」
永叔曰:「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閒言語, 有諸中必施於事,乃為善。」誠甫曰:「君子存其在我者, 物來斯應,何必尋事做?存其在我,應物而未嘗誤,乃 為善也。」
《比事摘錄》:丈夫處世,行己不可不宏,常令我容人,勿 令人容我;寧令人負我,勿令我負人。曹操有「寧負人」 之言,此姦雄之所以逭誅也。陳述古有「當容人」之言, 此先正之所以立訓也。
賢奕人於倉卒患難中處不亂,未必才識了得,必其 胸中器局不凡,素有定力,不然胸中先亂,何以臨事? 古人平日欲涵養器局者此也。
意見道理載在典籍者,一定而有限。天下事千變萬 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處事有執泥處, 至於作官更歷事變多者,又看得世故太通融而無 執,此皆是偏處。吾人當讀書時,要思量泛應世務,庶 乎臨事不滯;當應事通達無礙時,卻又要思量據著 書本行,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筆疇》:「處事不可撅撅,亦不可孜孜。」孜孜則罷軟無力, 撅撅則粗硬惹禍。和易其身心,謙恭其言語,近恕而 行,則人無怨而躬全矣。
《御龍子膚語》:「心猶井泉也,事猶汲瓴也,瓴大應之以 大,瓴小應之以小,瓴方瓴圓應之以方以圓,非先為 大小方圓以待瓴也。若先為大小方圓以待之,其於 瓴也能有合耶?」
「理在吾心,渾然至一而已。及其應務也,條分縷析而 不窮,非其體用有二也。理之分量,固隨物而各足耳。 理具於心而超於心,故無心而順理,則行無不得,有 心以裁物,則理無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