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契章》
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 道無親,常與善人。
《顯質章》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 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管子》
《聖人》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善分民也。聖人不能分民,則 猶百姓也,於己不足,安得名聖?是故有事則用,無事 則歸之於民,唯聖人為善,託業於民。民之生也,辟則 愚,閉則類,上為一,下為二。
《列子》
《天瑞》
《子列子》曰:「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故 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聖職教化,物職所宜。然則天有 所短,地有所長,聖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則?生覆者不 能形載,形載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違所宜,宜定 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陰則陽;聖人之教,非仁 則義;萬物之宜,非柔則剛。此皆隨所宜而不能出所」 位者也。
《莊子》
《齊物論》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 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人聖懷之,眾人辯之, 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夫大道不稱,大辯 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 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 者園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 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 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天道》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 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 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 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 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 「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 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虛 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 責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堯 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 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元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 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 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 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 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 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 「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 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 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 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 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 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不疲,一心定而 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 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淮南子》
《俶真訓》
夫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古之真人立於天 地之本中,至優游抱德煬和而萬物雜累焉,孰肯解 構人閒之事,以物煩其性命乎?夫道有經紀條貫,得 一之道,連千枝萬葉,是故貴有以行令,賤有以忘卑, 貧有以樂業,困有以處危。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 松柏之茂也;處難履危,利害陳於前,然後知聖人之 「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員者履大方,鏡太清者視大 明,立太平者處大堂,能游冥冥者與日月同光。是故 以道為竿,以德為綸,禮樂為鉤,仁義為餌,投之於江, 浮之於海,萬物紛紛,孰非其有?夫挾依於跂躍之術, 提挈人閒之際,撢掞挻挏世之風俗,以摸蘇牽連物 之微妙,猶得肆其志,充其欲,何況懷「環瑋之道,忘肝 膽,遺耳目,獨浮游無方之外,不與物相弊,摋中徙倚 無形之域,而和以天地者乎?」若然者,偃其聰明而抱 其太素,以利害為塵垢,以死生為晝夜,是故目觀玉 輅琬象之狀,耳聽白雪清角之聲,不能以亂其神;登 千仞之谿,臨蝯眩之岸,不足以淆其和。譬若鍾山之 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 精也。是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 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於死生之分,達於利害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