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不齊
按《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宓不齊,魯人,字子賤,少孔子 四十九歲,仕為單父宰,有才智仁愛,百姓不忍欺,孔 子大之。」
《辨政篇》: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眾悅,子何施而 得之也?」子語丘所以為之者。對曰:「不齊之治也,父恤 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也,小民 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 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 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 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 五人,不齊事之而稟度焉,皆教不齊所以治人之道。 孔子嘆曰:「其大者乃於此乎有矣。」昔堯舜聽天下務 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 不齊之所治者小也。
《子路初見篇》:孔子兄子有孔篾者,與宓子賤偕仕。孔 子往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 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龍,學焉得習,是學不得 明也;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 多急,不得弔死問疾,是朋友之道闕也。其所亡者三。」 即謂此也。孔子不悅,往過子賤,問如孔篾。對曰:「自來 仕者無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誦之,今得而行之,是 學益明也;俸祿所供,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雖有 公事,而兼以弔死問疾,是朋友篤也。」孔子喟然謂子 賤曰:「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則子賤焉。」取此 《屈節篇》:子賤仕於魯,為單父宰,恐魯君聽讒言,使已 不得行其政,於是辭行,故請君之近史二人與之俱 至官。宓子戒其邑吏,令二史書,方書輒掣其肘,書不 善則從而怒之。二史患之,辭請歸魯。宓子曰:「子之書 甚不善,子免而歸矣。」二史歸報於君,曰:「宓子使臣書 而掣肘,書惡而又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之所以去 之而來也。」魯君以問孔子。子曰:「宓不齊君子也,其才 任霸王之佐,屈節治單父,將以自試也,意者以此為 諫乎?」公寤太息而嘆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亂宓子 之政而責其善者數矣,微二史,寡人無以知其過。 夫子,寡人無以自寤。」遽發所愛之使,告宓子曰:「自今 以往,單父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 之,五年一言其要。」宓子曰:「敬奉詔。」遂得行其政。於是 單父治焉。躬敦厚,明親親,尚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 忠信,百姓化之。齊人攻魯,道繇單父,單父之老請曰: 「麥已熟矣。今齊寇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麥,請放民出, 皆傅郭之麥,可以益糧,且不資於寇。」三請而宓子 不聽。俄而齊寇逮於麥,季孫聞之,怒,使人讓宓子曰: 「民寒耕熱耘,曾不得食,豈不哀哉?不知猶可以告者 三,而子不聽,非所以為民也。」宓子蹴然曰:「今茲無麥, 明年可樹;若使不耕者穫,是使民樂有寇。且得單父 一歲之麥,於魯不加彊,喪之不加弱;若使民有自取 之心,其創必數世不息。」季孫聞之,赧然而愧曰:「地若 可入,吾豈忍見宓子哉!」三年,孔子使巫馬期遠觀政 焉。巫馬期陰免衣,衣敝裘,入單父界,見漁者得魚,輒 舍之。巫馬期問焉,曰:「凡漁者為得何以得魚,即舍之。」 漁者曰:「魚之大者名為」「吾大夫愛之」,其小者名為。 「吾大夫欲長之,是以得二者,輒舍之。」巫馬期返,以 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使民闇行,若有嚴刑於旁。敢 問宓子何行,而得於是?」孔子曰:「吾嘗與之言曰:『誠於 此者形乎』?彼宓子行此術於單父也。」
按《闕里志》:「宓不齊,唐贈單父伯,宋進單父侯。」
原憲
按《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原憲,宋人,字子思,少孔子三 十六歲,清靜守節,貧而樂道。孔子為魯司寇,原憲嘗 為孔子宰。孔子卒後,原憲退隱於衛。」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原憲,字子思。子思問恥,孔子 曰:『國有道穀;國無道穀,恥也』。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 焉,可以為仁乎』?孔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弗知也』。 孔子卒,原憲亡在草澤中。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 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 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 道而不能行,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慚,不懌 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游俠列傳序》:「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 義不苟合,當世亦笑之。故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 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按《韓詩外傳》:「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 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 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 藜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 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 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 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 慚色,不辭而去。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而反。聲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