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聖心洞然,中外融徹,無一毫之私欲得以介乎其 閒,而天下之事將惟陛下所欲為,無不如志矣。」是行 也,有要之於路,以為正心誠意之論,上所厭聞,戒勿 以為言。熹曰:「吾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默以欺 吾君乎?」及奏,上曰:「久不見卿,浙東之事,朕自知之。今 當處卿清要,不復以州縣為煩也。」時曾覿已死,王抃 亦逐,獨內侍甘昪尚在,熹力以為言。上曰:「昪乃德壽 所薦,為其有才耳。」熹曰:「小人無才,安能動人主?」翌日, 除兵部郎官,以足疾丐祠。本部侍郎林栗嘗與熹論 《易、西銘》不合,劾「熹本無學術,徒竊張載、程頤緒餘,謂 之道學。所至輒㩦門生數十人,妄希孔、孟歷聘之風, 邀索高價,不肯供職,其偽不可掩。」上曰:「林栗言似過。」 周必大言:熹上殿之日,足疾未瘳,勉強登對。上曰:「朕 亦見其跛曳。」左補闕薛叔似亦奏援熹,乃令依舊職 江西提刑。太常博士葉適上疏與栗辨,謂其言無一 實者,謂之「道學」一語,無實尤甚。往日王淮表裡臺諫, 陰廢正人,蓋用此術。詔:「熹昨入對,所論皆新任職事, 朕亦諒其誠,復從所請,可疾速之任。」會胡晉臣除侍 御史,首論栗執拗不通,喜同惡異,無事而指學者為 黨,乃黜栗知泉州。熹再辭免,除直寶文閣、主管西京 嵩山崇福宮。未踰月,再召,熹又辭。始,熹嘗以為口陳 之說有所未盡,乞具封事以聞。至是投匭《進封事》曰: 「今天下大勢,如人有重病,內自心腹,外達四支,無一 毛一髮不受病者。且以天下之大本與今日之急務 為陛下言之:大本者陛下之心,急務則輔翼太子,選 任大臣,振舉綱紀,變化風俗,愛養民力,修明軍政,六 者是也。古先聖」王兢兢業業,持守此心,是以建師保 之官,列諫諍之職,凡飲食、酒漿、衣服、次舍、器用、財賄 與夫宦官、宮妾之政,無一不領於冢宰。使其左右前 後,一動一靜,無不制以有司之法,而無纖芥之隙,瞬 息之頃,得以隱其毫髮之私。陛下所以精一克復而 持守其心,果有如此之功乎?所以修身齊家而正其 「左右,果有如此之效乎?宮省事禁,臣固不得而知,然 爵賞之濫,貨賂之流,閭巷竊言,久已不勝其籍籍。則 陛下所以修之家者,恐其未有以及古之聖王也。」至 於左右便嬖之私,恩遇過當。往者淵覿、說抃之徒,勢 焰熏灼,傾動一時,今已無可言矣。獨有前日臣所面 陳者,雖蒙聖慈委曲開譬,然臣之愚,竊以為此輩但 當使之守門傳命,供掃除之役,不當假借崇長,使得 逞邪媚,作淫巧於內,以蕩上心;立門庭,招權勢於外, 以累聖政。臣聞之道路,自王抃既逐之後,諸將差除, 多出此人之手。陛下竭生靈膏血以奉軍旅,顧乃未 嘗得一溫飽,是皆將帥巧為名也。奪取其糧,肆行貨 賂於近習,以圖進用,「出入禁闥,腹心之臣,外交將帥, 共為欺蔽,以至於此。而陛下不悟,反寵暱之,以是為 我之私人」,至使宰相不得議其制置之得失,給諫不 得論其除授之是非,則陛下所以正其左右者,未能 及古之聖王又明矣。至於輔翼太子,則自王十朋、陳 良翰之後,宮僚之選,號為得人,而能稱其職者,蓋已 鮮矣。而又時使邪佞、儇薄、闒冗、庸妄之輩,或得參錯 於其閒,所謂「講讀」,亦姑以應文備數,而未聞其有箴 規之效。至於從容朝夕、陪侍遊燕者,又不過使臣、宦 者數輩而已。師傅、賓客既不復置,而詹事、庶子有名 無實,其左右春坊遂直以使臣掌之,既無以發其隆 師親友、尊德樂義之心,又無以防其戲慢「媟狎、奇衺 雜進之害。宜討論前典,置師傅、賓客之官,罷去春坊 使臣,而使詹事、庶子各復其職。至於選任大臣,則以 陛下之聰明,豈不知天下之事,必得剛明公正之人 而後可以任哉?」其所以常不得如此之人,而反容鄙 夫之竊位者,直以一念之閒,未能徹其私邪之蔽,而 燕私之好,便嬖之流,不能「盡由於法度。若用剛明公 正之人以為輔相,則恐其有以妨吾之事,害吾之人, 而不得肆。是以選擇之際,常先排擯此等,而後取凡 疲懦軟熟、平日不敢直言正色之人而揣摩之,又於 其中得其至庸極陋、決可保其不至於有所妨者,然 後而加之於位。是以除書未出而物色先定,姓名未 顯而中外」已逆知其決非天下第一流矣。至於振肅 紀綱,變化風俗,則今日宮省之閒,禁密之地,而天下 不公之道、不正之人,顧乃得以窟穴盤據於其閒。而 陛下目見耳聞,無非不公不正之事,則其所以薰蒸 銷鑠,使陛下好善之心不著,疾惡之意不深,其害已 有所不可勝言者矣。及其作姦犯法,則陛下又「未能 深割私愛,而付諸外廷之議,論以有司之法,是以紀 綱不正於上,風俗頹弊於下」,其為患之日久矣。而浙 中為尤甚,大率習為軟美之態、依阿之言,以不分是 非、不辨曲直為得計。甚者以金珠為脯醢,以契券為 詩文。宰相可啗則啗宰相,近習可通則通近習,惟得 之求,無復廉恥。一有剛毅正直、守道循理之士出乎 其閒,則群議眾排,指為道學,而加以矯激之罪。十數 年來,以此二字禁錮天下之賢人君子,復如昔時所 謂元祐學術者,排擯詆辱,必使無所容其身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