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1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躬行西伯之化者九年,而群醜賓服,為建祠尸祝焉。」 尋擢光祿卿,以捷功加陞通政使。萬曆辛丑,上有特 旨代郊祀,因忤權黨,屢疏乞歸。居恆食不兼味,一縕 袍數十年,以興起理學為己任,日集諸儒講學水西 書院,江左名流,翕然宗之。天啟元年起南京太僕寺 正卿,蔭一子入監讀書,年八十有八。刻《梅峰理學正 宗》行世。

李初茂弟初蓁

按《山西通志》:「李初茂,字芬芳,弟初蓁,字漪芳,俱介休 縣生員。篤志立學,言動不苟,每以聖賢自師。時家貧 人眾,二人以身率之。公溥平恕,事事稱情而出,好惡 無偏,即一新蔬,一鮮食,必歡然遍尊卑。閨門之內,肅 肅而敬,雝雝而和,藹然為有道氣象。寡母寢疾,二人 躬侍湯藥飲饌,凡數年,色養備至,從不見有惰容。及」 沒,哀慟柴瘠,祭奠盡禮。嘗讀書於邑之東,肆力古學, 博極群籍,究治己治人之道,體省察克復之功,悠然 自得焉。四方聞之,負笈日眾,皆因材造就,勤迪罔倦。 間有以律曆醫卜請者,亦必詳為開示,竭誠無隱。嘗 語人曰:「人材不必盡在廊廟也,閭閻職業之中,儘有 淳良,何可棄也?」尤以主敬存誠,為下學入手之功,以 迪學者,是以及門率多砥行之士。初茂著《家訓》,初蓁 為著《敕幾篇》及《義利辨》,識者謂其皆入道之要也。初, 茂先卒,初蓁僑寓綿山之陰,砥德不渝。未幾,亦啟手 足全歸焉。

金有誼

按《武進縣志》:「金有誼,字正儒,郯村人。幼孤,依世父。六 歲時,值世父生辰,長幼稱觴,有誼隨眾趨拜,已而向 隅潛泣,以不見父也。從世父治農,輒夾書懷袖中,有 間即讀,田者皆笑。既而歎曰:『予初聞先生言,讀書獲 一第畢矣。今知不然也。乃肆力於天人性命之旨。晚 年著《慎微錄》,大約為學者遏欲治其流,故難必致察, 於方動時,則欲在將萌,勢尚微弱,制之猶易為力』。」崇 禎間,年五十七卒。又著《宗範》一卷,《客窗隨筆》二卷,《璅 錄》一卷。

沈壽民

按《宣城縣志》:「沈壽民,字眉生,耕岩其號也。曾祖寵,以 理學名家,壽民世其學,髫年負性嚴毅,不妄言笑。其 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崇禎初,蔡國用督學上 江,賞拔冠童科,補弟子員,試輒高等。博通經史,旁搜 廣採,群書無不淹貫。善為古文辭,四方造請,碑銘序 記日踵門,悉援筆疾應之,人奉為琬琰也。崇禎丙子」, 巡撫張國維以賢良方正特薦,徵赴闕下,即抗疏劾 大司馬楊嗣昌奪情誤國,疏凡三上,不報。拂衣歸,築 別業姑山之麓,耕讀其中。四方名流學士,不遠千里, 咸稱「耕巖先生」,爭來學焉。亡何,黨人禍作,挈家避地 蘭溪,貧益甚。蘭溪令聞之,致百金餽,貯壁間,欲返之, 三年塵封未嘗一發視也。溧陽相陳名夏專書招致, 并不啟函,對其使焚之。乙未還家,田園半割。或請直, 曰:「身既隱矣,焉用直為?」足跡不履城市者三十餘年, 卜築湖之北山,避人愈深,其名愈著。有顯貴當事者 過從,皆謝絕勿與交。若韋布後起者,咨德考業,終無 虛日。乙卯五月屬疾,門人侍,呼筆使書曰:「以此心還 天地,以此身還父母,以此學還孔孟。」語畢卒,年六十 有九。學者私諡貞文。所著《姑山遺集》及《閑道錄》若干 卷。

陳瑚

按《蘇州府志》:「陳瑚,字言夏,太倉人。少通五經,務求實 學,不屑為章句。凡天官、河渠、兵農禮樂以及六壬奇 門之書,無不貫穿。既復潛心性命之旨,考德課業。崇 禎壬午舉鄉薦,下第歸。值天下將亂,江南大饑,瑚上 《救荒四政》《支吾》三議,皆有裨時務。鼎革後,奉父避地 蔚村,買田躬耕,為父老子弟講孝弟、力田、為善三約。」 為諸生講《易乾坤》二卦,倡明理學,遠近向風,門人日 進。出遊三楚、兩浙、黃山、海陵之間,所至名卿大夫咸 師尊之。其古文辭,得昌黎、廬陵之統。所著有《治綱講 學全規》《聖學入門書》《開江書》《築圍書》《荒政全書》《窮理 求道》《經義治事》四錄,《確庵文稿》若干卷。卒,年六十三, 門人私諡「安道先生」,崇祀鄉賢。

蔡乾庵

按《德安府志》:「蔡乾庵逸其名,以理學稱,郡人皆嚴憚 之。讀書郊外之廣心堂,孑處無侶,適積雪累日,楊方 伯芷往蹤之,雪深三尺,戶無人蹤,正裾危坐,自若也。 止一女將字,有以筐篚贈者,俱卻不受。及刲羊在門, 手持竹板,始呼女出,命叩首者五,諭之曰:『第一孝公 姑,次佐夫子,次則和妯娌,慈家人勤紡績裝奩具此 矣。如其不率,家法不汝貸也』。」至今稱乾庵先生。

柯之來

按《池州府志》:「柯之來,字咸虛,少博洽,有盛名,長遂覃 心濂洛關、閩之學,而以象山、餘姚為宗,然不為苟同。 嘗著《朱子三大辨》,於陸氏微義一一析而正之。又言 湛若水諸經論解優於新建,新建春王正月之辯,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