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寺久為水渰沒,櫬無可覓,五常泣禱於神,忽有老人」 以杖指示寺址,因遍發其地,果得父櫬,內置錢,如母 言。扶歸,與母合葬,復廬墓側。正統六年旌。

周路

按《明外史孝義傳》:「周路父敖,河州衛軍家子也。正統 末,聞英宗北狩,大哭,不食七日而死。其子諸生路方, 讀書別墅,聞父死,慟哭奔歸,以頭觸庭槐亦死。鄉人 異之,聞於州知州躬臨其喪,賻麥四十斛,白金一斤。 路妻方氏,勵志守節,撫子堂成立。」

王俊

按《明外史孝義傳》:「王俊,武城人。父為順天府知事。母 卒于官舍,俊扶櫬還葬,手刈草萊,𦭞舍于塋側,寢處 其中。野火延爇將及,俊向火叩首慟哭,火及塋樹而 止。正統三年被旌。」

劉準

按《明外史孝義王俊傳》:「劉準,唐山諸生。父喪,廬墓。冬 月野火將及塚樹,準悲號告天,火遂息。正統六年旌 表。」

鄭旭

按《浦江縣志》:鄭旭,字允初,襟懷豁達,善記誦,敦孝友。 正統閒,賊寇犯浦,旭家被掠,室廬盡壞,旭修舉之,一 門數千指賴以得所。天順己卯,家人勿戒于火,旭籲 天泣曰:「寧禍吾身,願無及家廟。」火遂息。既而火復作, 家廟巋然獨存。人謂旭誠孝所感,私諡正義處士。

檀郁

按《桐城縣志》:「檀郁,字子復,一字道清。家貧少孤,母汪 守節有古風,郁事甚謹。母有疾,郁侍湯藥惟勤,每夜 告天,求損己年,以益母壽。母卒,居喪,哀毀踰禮,貧無 為葬,朝夕號泣,鄰里憐而助之,或贈以石山,謂可葬。 郁視皆石難穴,泣禱于神。有鄉人胡伯恭夢神告曰: 『檀孝子有穴曰湧泉』,莫喻其旨。醫師程伊聞之曰:『湧 泉穴在足心,穴其在山麓乎』?」求之果得。窆之郁,遂廬 于墓側,蓬跣苫塊,哀慕如初。喪山故無泉,下汲為苦。 忽石罅出,泉清洌。迨。三年歸,泉乃涸,同里異之。正統 丁卯,知縣以狀聞,詔旌其門,復其身。

王沂

按《儀真縣志》:王沂,字本道,有伯父某,正統間為人誣 訟,編籍軍伍。天順大赦,伯猶在籍。沂嘆曰:「開平之役, 伯之不幸也。吾為猶子,顧不能雪之耶!」乃戒裝百金, 重趼上疏,竟得釋。

沈琮

按《嘉興府志》:「沈琮,字公禮,正統中進士,平湖科甲自 琮始。弟瑋,字公貴,亦進士。琮奉先事親,情文備至,教 子弟有儀範,鄉人化之。父母喪,兄弟廬墓六年,詔表 其閭。琮終廣州守,瑋終監察御史,以風裁著。兄弟皆 有文名。」

周廷瑞

按《紹興府志》:「周廷瑞,字應麟,山陰人。少有孝行。一日 他出,忽心動,馳歸。父疾正劇,廷瑞侍湯藥,晝夜不就 寢。至嘗父穢,鄉閭稱之。正統閒,父奉檄當為兵,之閩 討鄧茂七,廷瑞悲號請代,有司憐而更之。已而力學 領鄉薦,聞父訃,哀慟幾絕。喪終,以母老不忍離,遂絕 意仕進。母沒,廬于墓,有白兔出其側。後年七十一而」 卒,有司先後旌異之。

陳孟怡

按《寧波府志》:「陳孟怡從兄孟康,隸尺籍,當就戍,去家 甚遠。母老病,子幼,且家不能行,孟怡憫之,慨然願代, 數年不返。里人重造戶籍,以孟怡身在戍所,竟編籍 隸焉。至老還家,卒不能白。孟怡在戍時,有兄孟寧,被 事當遠徙,孟怡為訴於官,事竟得直。兄弟皆八十餘 而卒,人共義之。子璘生,自戍所歸,入鄉校,後第正統」 十三年進士,拜監察御史。

桂恭

按《寧波府志》:「桂恭父宗蕃,以邑庠生徵書《永樂大典》, 書成將授官,得疾告歸。恭甫八歲,即能承順顏色,侍 奉湯藥,頃刻不離左右。洎長有室,益加恭謹,凡親所 欲,必先意迎合。父性嚴急,稍不適意,輒怒不食。恭夫 婦跪床下,候怒解方起,溷廁湢浴,未嘗委之婢僕,四 十年如一日。正統丁卯,東鄰火迫,宗蕃疾劇不能起」, 恭抱父號慟,須臾風止火滅,父獲安。成化己丑,恭得 疾,類其父,忽有老人款門,授以丸藥,酬以金,卻之出 門,不知所往。已而飲所授藥,疾遂起,人以為純孝之 報。

林得性

按《溫州府志》:「林得性,字弘道,樂清臺山人。母陳氏貞 守。正統閒,病,求醫無驗,性刲股和藥愈之。」

呂仲和

按《歸德府志》:「呂仲和,歸德衛人。少喪父,事母路氏至 孝。路因疾喪明,百藥罔療。仲和叩天泣禱,舐之遂愈。 及母卒,仲和廬墓三年,鳩雀馴集墓所。正統初,詔表 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