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伏保手製馬輿,親自扶接,申欣然隨之。申亡,伏保解 官,奉喪還洛。復為長兼南中郎將,卒。

孫益德

按《魏書孝感傳》:「孫益德,樂安人也。其母為人所害,益 德童幼,為母復仇,還家,哭於殯,以待縣官。高祖文明 太后以其幼而孝決,又不逃罪,特免之。」

董洛生

按《魏書孝感傳》:「董洛生,代人也。居父喪過禮。詔遣祕 書中散溫紹伯奉璽書慰之,令自抑割,以全孝道。又 詔其宗親,使相喻獎,勿令有滅性之譏。」

楊引

按《魏書孝感傳》:「楊引,鄉郡襄垣人也。三歲喪父,為叔 所養。母年九十三卒,引年七十五,哀毀過禮。三年服 畢,恨不識父,追服斬衰,食粥麤服,誓終身命。經十三 年,哀慕不改。為郡縣鄉閭三百餘人上狀稱美,有司 奏宜旌賞,復其一門,樹其純孝。詔別敕集書,標楊引 至行,又可假以散員之名。」

閻元明

按《魏書孝感傳》:「閻元明,河東安邑人也。少而至孝,行 著鄉閭。太和五年,除北隨郡太守。元明以違離親養, 興言悲慕。母亦慈念,泣淚喪明。元明悲號上訴,許歸 奉養。一見其母,母目便開。刺史呂壽恩列狀上聞,詔 下州郡表為孝門,復其租調兵役,令終母年。母亡服 終,心喪積載。每忌日,悲動傍鄰。昆弟雍和,尊卑諧穆。 『安貧樂道』」,白首同歸。

令狐仕

按《魏書孝感閻元明傳》:「猗氏縣人令狐仕,兄弟四人, 早喪父,泣慕十載,奉養其母,孝著鄉邑,而力田積粟, 博施不已。」

皇甫奴

按《魏書孝感閻元明傳》,「河東郡人楊風等七百五十 人,列稱樂戶。皇甫奴兄弟,雖沈屈兵伍,而操尚彌高, 奉養繼親,甚著恭孝之稱。」

董吐渾

按《魏書孝感閻元明傳》:「東郡小黃縣人董吐渾兄養 事親至孝,三世同居,閨門有禮。景明初,畿內大使王 凝奏請標異,詔從之。」

王續生

按《魏書孝感傳》:「王續生,滎陽京縣人也。遭繼母憂,居 喪杖而後起。及終禮制,鬢髮盡落。有司奏聞,世宗詔 標旌門閭,甄其徭役。」

李顯達

按《魏書孝感傳》:「李顯達,潁川陽翟人也。父喪,水漿不 入口七日,鬢髮墮落,形體枯悴六年,廬於墓側,哭不 絕聲,殆於滅性。州牧高陽王雍以狀奏靈太后,詔表 其門閭。」

吳悉達

按《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河東聞喜人也。弟兄三人並 幼小,父母為人所殺,四時號慕,悲感鄉鄰。及長報仇, 避地永安。昆弟同居,四十餘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雖於儉年,糊饘不繼,賓客經過,必傾所有。每守宰殯 喪,私辦車牛,送終葬所。鄰人孤貧窘困,莫不解衣輟 糧,以相賑恤。鄉閭五百餘人,詣州稱頌焉。刺史以悉」 達兄弟行著鄉里,板贈悉達父渤海太守。悉達後欲 改葬亡失墳墓,推尋弗獲,號哭之聲,晝夜不止,叫訴 神祇。忽於悉達足下地陷,得父銘記。因遷葬曾祖已 下,三世九喪,傾盡資業,不假於人,哀感毀悴,有過初 喪。有司奏聞,標閭復役,以彰孝義。

崔承宗

按《魏書孝感吳悉達傳》:「齊州人崔承宗,其父於宋世 仕漢中,母喪因殯彼。後青、徐歸國,遂為隔絕。承宗性 至孝,萬里投險,偷路負喪還京師。黃門侍郎孫惠蔚 聞之曰:『吾於斯人,見廉范之情矣』。於是弔贈盡禮,如 舊相識。」

張昇

按《魏書孝感傳》:「張昇,滎陽人。居父母喪,鬢髮墜落,水 漿不入口,吐血數升。詔表門閭。」

倉跋

按《魏書孝感傳》:「倉跋,滎陽京縣人也。喪母,水漿不入 口五日,吐血數升,居憂毀瘠,見稱州里。有司奏聞,出 帝詔標門閭。」

王崇

按《魏書孝感傳》:「王崇,字乾邕,陽夏雍丘人也。兄弟並 以孝稱,身勤稼穡,以養二親。仕梁州鎮南府主簿。母 亡,杖而後起,鬢髮墜落,未及葬,柩殯宅西。崇廬於殯 所,晝夜哭泣,鳩鴿群至。有一小鳥,素質黑眸,形大如 雀,栖於崇廬,朝夕不去。母喪始闋,復丁父憂,哀毀過 禮。是年陽夏風雹,所過之處,禽獸暴死,草木摧折。至」 崇田畔,風雹便止,禾麥十頃,竟無損落。及過崇地,風 雹如初,咸稱至行所感。崇雖除服,仍居墓側,於其堂 前生草一根,莖葉甚茂,人莫能識。至冬中,復有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