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所需索,即出諸囊中,鄉里有貧乏者,皆周恤焉。官 至山東都司斷事。今其後裔多顯達云。」

王弘道

按《玉田縣志》:「王弘道,邑庠生,敦篤好學,輕財尚義。先 是邑無學田,弘道輸田一頃,為學校公費之資,人至 今稱之。」

王璋

按《玉田縣志》:王璋,孤介,尚節義,勤學勵德。妻郭氏,未 娶喪明。岳家致語曰:「某女不幸失明,難主中饋,祈別 娶,庶不為君子累。」璋曰:「婦失明,夫遂可以別娶;夫失 明,婦亦可別適乎?」卒娶之。有村老㩦米錢市易遺門 側,璋為收之,次日返。其人有竊瓜果者,見之,揚聲緩 行,恐一認視,異日無顏相見。官教授時,有官妾居嫠 而望依堅執不可,曰:「吾多子,幸成立,逆理事豈可為 哉!」其存心仁厚如此。有子王价,孫世家、世康、世濟,以 宦績著。

陳慎

按《永平府志》:「陳慎,灤州人。事母至孝。營漏澤園,共施 地六畝,於府君廟東北半里許。」

黃應科

按《撫寧縣志》:黃應科,修建觀音堂,募化香火田二十 四畝。族人黃大領家貧,轉徙失業。科招回,將己田一 頃二十畝給養,匾旌曰「烏臺旌善。」

王天相

按《撫寧縣志》:王天相,好施樂善,不遺餘力。結庵以齋, 緇黃捐穀,以濟軍需。本縣匾旌曰:「耕讀樂業,泉石幽 貞。」今子孫顯達,人以為樂善之報。

馮守業

按《撫寧縣志》:「馮守業,尚義樂施,捐貲活貧,輸粟救荒。 今子孫顯達,人以為好善樂施之報。」

楊念

按《撫寧縣志》:「楊念縣民,治家嚴肅,一門雍睦,七代不 分。本縣匾旌曰『七世同居』。」

孫光代

按《安肅縣志》:「孫光代,字汝孝,號西原。為人渾厚深沈。 官工部員外,不樂仕進,優游桑梓,且庇族睦鄰,婚喪 不給者周之,人皆歸德。」

張祿

按《安肅縣志》:「張祿,欽之曾孫,字天爵。為人好義,遇歲 荒,出粟以賑,有不能葬者,買棺葬之。年九十,恩拜壽 官。」

王志儒

按《安肅縣志》:「王志儒,為人醇良好施,建瀑河石橋,修 高林村古先師廟,人皆悅服,請賓鄉飲。」

鹿府

按《定興縣志》:鹿府號龍江,忍柔多隱德。里有悍少年, 門前醉罵,閉戶靜聽,戒家人勿譁。家人不能平,欲以 理說曰:「彼此時純以酒用事,醒當自愧耳。」翌日來謝 過,龍江曰:「吾固料汝之無他。」竟不與較。其子登科之 年,家人糶豆種,鄉閭爭糴之,因雨小未芽,糴者以為 敗種也,毆至門,詈辱之,一一倍償其價。後雨足芽生, 苗且勃然,家人輩欲送之官,龍江曰:「吾家今年得第, 便有此舉,人皆謂我倚勢也」,終不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