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去。每秋日作酒刲牛召佃,穀登,與為期約,歉則舉 而捐之。故雖旱澇迭至,而無逃亡之佃。

秦柱

按《無錫縣志》:「秦柱,字汝立,金之孫。能文,工書,楷師歐 陽率。以薦授中書舍人。與大學士高拱有交舊未嘗 至其門。及拱為張居正所傾,禍且不測,士皆引去,拱 歸,柱獨護之。編修吳中行疏論奪情,杖闕下,以身後 事屬柱,柱為醫療甚至。尋歸,以貧終其身。」

楊宗昌 朱待用

按《無錫縣志》:「楊宗昌、朱待用,皆邑老儒,後先授經于 蘇州知府姚善家,教其子節。後善被戮,節戍遠邊,二 人間關徒步,護節而行,遂皆死于道中,人稱為『雙義』。」

鮑深

按《歙縣志》:鮑深,字伯原。散財募眾,保禦鄉井。紅巾至 徽,鄭師山被執,以重貲賄賊解其難。十二月,元兵至 徽,邏卒執深等七人至軍門,欲殺之。深辭色不變,曰: 「我山林遺民,亦舉義圖全鄉井,將軍奉天子命以行 師,奈何用不以律?」主將動容,留之軍中,咨以安徽之 計。

黃孝則

按《歙縣志》:「黃孝則,字誠夫。宋末,李銓為徽州招討使, 孝則素與厚善,欲辟從事,不起。元兵至城,銓遁急以 幼女為託,撫訓既成,嫁如己女。監郡馬思忍總兵來 討,孝則釃酒勞軍,力言玉石俱焚,兵家所忌,遂留軍 中,擒其渠魁而返。因使招諭餘黨,賊知其名德,皆羅 拜,遂投戈感泣,率黨㩦妻子來降。監郡以功議授巡」 檢,辭不受。

鮑椿

按《歙縣志》:「鮑椿,字壽夫,父璨。當宋鼎移時,鄭安累薦 不仕。椿生九年而母亡,事繼母唯恐有缺。母慈子孝, 人不知為前子後母。居家勤儉,終身忍讓,益力於善。 歲荒旱,紅巾倡亂,避兵瀕死。及天下定,一步歸故園, 倡興水利,告戒宗族,守法奉公,故村落之中,無一人 身犯城旦。」

李廉

按《祁門縣志》:「李廉,一名與廉,字子常。躬行孝弟,侍父 疾,衣不解帶三年。祖墓蕪廢者,率族人表樹立祠,諸 姊之孤寡者,生養死葬之。性臨事果敢。歲饑,民相率 盜取人穀,縣不能禁。廉恐滋蔓為亂,擒其首惡數輩, 餘黨駭散,因出所儲以賑其不能自食者。人稱之。黃 溍誌其墓。」

汪仕政

按《祁門縣志》:「汪仕政,居凌清,以孝弟稱。歲凶,散粟周 貧不能耕者助牛種,不能喪者給衣棺,修葺橋梁,負 債者焚券。鄰有爭者,以道義利害告戒之。」

李敘

按《太平府志》:「李敘,字彥倫。曾祖世榮贈將仕郎,駐劄 太平,因家焉。敘年十七,以祖蔭補承信郎,未仕。家貧, 寄食林子芳家。子芳醉,夜火發,家人俱扶子芳出。敘 于火中得一篋重,甚有鏗鏘聲,知為金銀也。持篋露 坐,呼子芳。比曉完篋授之,貧如初。以御史劉雲卿薦, 授江寧教諭。新廟學,置祭器,嚴講課。調上饒,再調分」 水,不赴。得建康明道書院山長,省浮節費,任終,餘米 千石,餘吏胥欲分之,不可,書數於冊,授代官者。陞平 江學正,學租歲萬石。總管欲敘主其出納,敘固辭,惟 事講課而已。任滿歸,行李蕭然,郡邑多請文刻石。卒 於家,年七十九。敘為人古厚易直,靜重莊簡,明性理 之學,文簡勁,詩沖淡似陶、韋,書類蘇軾。二子:習、翼。

萬忠 徐興祖 姚得山 李璵 李珉

按《鳳陽府志》:「萬忠、徐興祖、姚得山、李璵、李珉,俱邑人, 輸粟千石賑饑,奉敕旌獎,表曰『尚義之門』。」

胡甫

按《鳳陽府志》:「胡甫,庠生,素行廉潔。有趙姓兄弟,鬻田 價八十兩,遺忘舟中。適甫至,其僕先登舟,見銀欲匿 之。甫窺見,詢得其原,正言懲責,駐馬以待。少頃,趙果 追及,甫將原銀如數付還。趙求公分,甫堅意不受。趙 又以銀一錠貽僕,甫始終固卻,里人至今義之。」

吳森

按《嘉興府志》:「吳森,字君茂,由汝南徙居嘉興魏塘鎮, 為管軍千戶。好施與,嘗捐田二頃,建塾延師以教鄉 里。廉訪使奏森行誼,表其門閭。詳黃溍墓碑。」孫宣。

吳宣

按《嘉興府志》:「吳宣,字泰然,有俠氣,兄弟析居,互相推 讓。元季,苗兵將屠邑,宣獨叩軍門乞貸,辭嚴義正,主 帥壯之,乃釋不屠。著有《道德經註》《子午流註通論》等 書。」

陳紹

按《寧波府志》:「陳紹,字成甫,志尚澹泊,家饒于貲,而衣 不重裘,食不兼味,事親盡力,延師課子姓,惓惓以孝 弟忠信為諭,接物平恕,人稱長者。遇鄰里喪,不能舉 者葬之,死不能殮者資其衣棺,貧不能自存者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