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揚州府志》:「李潤甫,通州人。洪武中,颶風海溢,漂沒 廬舍。潤甫念婦弟陳孚幼弱,恐不免,倉皇棄妻走,抱 孚急避范公隄上。頃之,妻亦附敗屋至隄,皆得不死。 後孚登進士,為戶部郎,教潤甫子永常如己子。永常 及子周開皆登鄉薦。周開為御史,有聲潤甫。今祀鄉 賢。」

胡斌

按《畿輔通志》:「胡斌,雄縣人。洪武末,雄有東門之變,枕 骸蔽野,行者心悸。斌荷荊筐往瘞之,被霜冒雪,越六 旬而事竣。男女各為叢塚。」

尤安禮

按《蘇州府志》:「『尤安禮,字文度,裔子。生而孝謹,少從父 裔官武昌,與文貞、士奇及楊尚書翥友善,以德業相 勵。生平講學,辨認理欲。嘗行委巷,邂逅一姝,若將獻 笑者,安禮亟引去,後不復由是路。同學生陳某當遠 戍,妻女穉弱,泣告安禮,吾必不生還,妻少,且更嫁,奈 幼女何』?安禮曰:『我在何患』?已而陳果死,安禮贍其妻」, 得守節。以弟之子配其女。弟以女病,難之曰:「吾豈食 言于亡友!」卒娶之。建文元年舉鄉薦,授崇安教諭。秩 滿,諸生詣闕請留,上命增秩還任。尋擢兵部武庫郎 中,楊翥薦為祭酒,安禮辭。改授都御史,又辭。擢貴州 參議,條上利弊二十事,上嘉納行之。既謝病歸,貧甚, 不給朝夕。知府況鍾入朝,楊文貞問安禮起居,鍾謝 不知。楊曰:「公廉吏,不識尤文度耶?」及歸訪之,得一老 絡絲巷中,布衣芒履,環堵蕭然,況見所居隘陋?請更 之,不可。遺以金,亦不受。

黎和

按《廣東還志》:「黎和,字伯英,南海人。少警悟能文,美風 儀,事親以孝謹聞。與孫蕡、唐豫友善。元季避地槎溪, 歲凶,竭力以給供養,雖當亂離,手不釋卷。親沒,廬墓 三年。朝廷混一,流徙復業,始還夏溪,闢萊蕪,耕鑿吟 嘯自如。嘗揭八行為家訓,鄉人化之,有王烈風。捐資 建永安橋二,以通利涉。永樂庚寅,辟茂才,至京,以老」 疾乞歸,逍遙巖壑,名士多從之遊。時東莞袁友信亦 兩被徵書,弗究厥用,皆所謂「姱修之士」者也。

劉輔

按《博野縣志》:「劉輔,永樂時有艾瑛者,以在繫之父托 輔。瑛父病死,輔傾囊殯之。瑛後為副使,館輔家,病死, 復殯如其父。後輔生子吉,官至太師。」

劉潔

按《博野縣志》:「劉潔,永樂朝從征東昌,北軍過滋水,多 為居民所殺。有旨命千戶盡殲其民。潔為嚮道,恐傷 無辜,徐至其處,民多逃匿,潔全王姓一家。又以裴徵 為姪,幸而得生。後徵為指揮,事潔如父。」

嚴本

按《江陰縣志》:「嚴本,字志道,先居崑山之巴城里。既冠, 受父命,僦居江陰邑城北,遂占籍焉。以句讀為童子 師,得斗粟尺布,躬負歸以養父。喜讀書,取五經諸史 之要者丹鉛之,以自取衷,不矜浮華之詞。父沒,哀毀 治喪,斥佛道教,一本《朱子家禮》。永樂癸巳,詔舉嚴異 才,吏部郎何澄薦至京師,拜刑部主事。洪熙初,遷大」 理寺正。時法網密,獄吏文致每以「致情故縱」及「大不 敬」為擬。本特爭之曰:「國家定律,除叛逆外,別無故縱 之文。即不敬,所犯殊科。安得一概重比,傷聖朝明慎 至意。」大理卿虞謙深是之,請著為令。本前後皆刑官, 絕不喜一切苛深,平反冤獄甚眾。居身清峭壁立,然 未嘗自廉而污人。曾奉使督辦於太平僦,居僧舍時, 所需甚急。民懷金他求,使者誤投本所,笑卻之。即日 徙舍,人莫知其故。既事竣,懷金者顯其事,人皆稱為 長者。又督辦後期者,例罰工作,本不忍急責民。或曰: 「獨不慮罰工乎?」曰:「吾已辦之。」蓋先寓書其子鬻田為 工作費矣。當家食時,周文襄巡撫江南,夜半叩門,本 曰:「此必故人周恂如」也,披衣迎之,促膝深談良久,出 索雞卵啖之,盡其風致簡淡如此。生平鄭、衛之音不 經耳,靡麗之色不經目。親友聲妓佐酒,必毅然起。巫 祝禱祀絕不道。著「《律疑解略》《刑統輯義》」兩書。

余學夔

按《松江府志》:「余學夔,台州人。方正學孝孺被收時,寧 海尉魏澤匿其幼子德宗。學夔微聞之,變形佯狂,乞 食於市。一日,迎澤於城隅,作狂歌曰:『當年豫讓豈純 臣,猶肯吞炭併漆身。堪笑今來執政者,叩頭新主乞 恩綸。不慚周粟可偷身,首陽節義如飄萍。向日都俞 今反目,區區尚願效程嬰』。澤默會之,叱曰:『扶顛子出』」 城去,兩日後復遇在市,仍作狂歌。澤乃密致書,將孝 孺文稿併德宗盡託之。學夔,逃赴海島彌月。及松江 青村學,治繒網,易米日給。潛入城訪進士俞允。允以 孝孺門人,家居不仕,三叩乃得見。呈澤手啟大驚,遂 逆德宗於家。長史任勉以金遺學夔,不受,意欲他徙。 勉出《試錄》示之,知亦孝孺門人也,始安然絕跡城市, 終不詣任氏。德宗後冒姓余,而學夔亦有子孫,世居 白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