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宣德丁未會試副榜。初任浙江淳安教諭,遇商文毅 公時幼而微,公曰:『此千里駒也』。遂進而教之,與其子 雚同窗,衣食供御與雚等。會朝廷詔下簡閱,公白當 道,去其材之無成者,以輅等足其數。後輅發解,公尚 在淳安也。及登樞要,公作故人矣。輅銜恩立碑於家」, 又奉入淳安名宦祠。後輅致政歸,欲遶道拜墓,郡邑 慮擾,費令其子雚止之,遂請遺像拜祀嘉興官舍,因 題像贊曰:「碧梧翠竹,寒玉冰壺,貌與心同,言與行符。 望隆山斗,教嚴範模。清德正學,卓哉師儒。」古人報師 之厚如此。始公謝事歸,即築室墓傍居焉。適有應代 巡者,亦淳安門生也,感公之深,親至丙舍拜候起居, 意公有所請託,以為報效地。叩之再三,公正色終無 以告,第云:「今值歲荒,民不堪命,得與免稅,是惠及一 郡,老夫獲賜多矣。」應嘆息受教,遂請於朝。是歲田糧 盡行蠲免。郡糧里以禮餽謝,悉卻之。強之再,各受 一鵝。頃之,墓田三畝,放鵝盈白,至今名其地曰放鵝 莊。王氏子孫蕃衍,科第不絕,皆公之遺澤也。

李毅

按《四川總志》:「李毅,南郡人,延昌次子。宣德正統閒,於 本縣及蓬州營岳等處儲穀數千,遇歉給放。遭歲連 荒,乃取下戶券悉焚之,仍納穀數百斛於賑濟倉中。 讀書明理,有詩文集,時人以鄉先生稱之。」

謝宗齊

按《廣東通志》:「謝宗齊,清遠人。宣德癸丑,貢入太學,授 杭州衛經歷。在任優恤軍民,差遣有節,衛官不得私 役。上官重之,薦擢趙州同知。涖事公平,士民悅服。歷 任五載餘,謝病歸,仁愛閭里,尤注意於鰥寡孤獨。天 順中,流賊陷城,邑民張俊家無噍類,宗齊養之十載。 及沒,殯葬之,人多其義。」

徐昱

按《銅陵縣志》:「徐昱,鍾鳴人,字尚德,號義翁,事親孝,處 宗族友,生平疏財。尚義嘗為東區糧長,民有貧逋,悉 捐貲代償,負者不索。宣德歲祲,遠近赴糴,無論親疏, 咸出穀以給之。景泰閒,又大饑,復將米千餘斛助縣 賑給,貧民皆賴以聊生。至若修棲鳳、周家等橋,建清 涼、真如等寺,及東門路埂與順安街道,其閒捐金創」 造,更難以枚舉也。舊志有《都御史吳琛義翁傳》,此特 檃其大略云爾。

郭璉

按《彰德府志》:「郭璉,正統初,捐粟一千石賑荒。有司以 事聞,詔旌其門。」

馬壽

按《彰德府志》:「馬壽,正統初,值蝗旱大饑,壽輸麥一千 二百以賑。有司以事聞,詔旌其門。」

裴榮

按《彰德府志》:「裴榮,正統初,輸粟一千石賑荒。有司以 事聞,詔旌其門。」

扈敬

按《汝州志》:「扈敬,正統初年,出穀麥菽粟等一千二百 四十石助賑,有司以聞。正統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敕 賜旌表,有義民坊。」

王志 羊昱 辛興

按《儀真縣志》:「王志、羊昱、辛興三人者,皆正統初與侯 觀同表為義民,各輸菽麥千石賑饑,咸旌其門,酬以 散秩,蠲其身役,令有司優禮。」

侯觀

按《儀真縣志》:「侯觀,正統初,歲歉,民艱食。觀捐稻麥二 千二百四十石賑之。詔旌其門,給冠服,仍復其身者 五年,賜璽書獎諭,勞以羊酒,旌為義民。」

周普安

按《溫州府志》:「周普安,字伯寧,平陽人。正統二年,輸糓 千餘石賑濟。事聞,遣行人旌之,復其家。」

張敏

按《鳳陽府志》:「張敏,正統四年,出稻數千助賑,敕勞羊 酒,立坊旌之。」

許進

按《濟南府志》:「許進,字可昇,長山人。讀書好義。正統五 年,出粟一千石救荒,詔旌其門。天順二年,歲饑,仍出 麥千斛賑民。成化六年饑,又出粟二千二百石賑之。 巡撫上其事,詔復褒獎。凡邑中刱建祠宇,修葺公廨, 皆樂義倡施。子晟、杲,咸有父風,晟即嗣慶父杲,任陰 陽訓術。」

孫佐 鍾鳴遠 陸國平 潘璧

按《嘉興府志》:「孫佐、鍾鳴遠、陸國平、潘璧四人,正統五 年歲饑,各出米二千石助賑。有司上其事,賜羊酒,復 其家三年。」

張伯還

按《大冶縣志》:「張伯還,流水里人。正統五年大饑,出穀 千二百石賑饑。有司以聞,賜敕褒勵,勞以羊酒,旌為 義門。知縣薛謙為立坊。」

廖冠平弟冠正 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