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李思秀

按《青州府志》:「李思秀,臨淄人。素尚義。萬曆二十一年 大荒,秀施米捨飯,有濟物之仁。郡縣公舉為耆老,入 鄉飲。」

陳大德子國貢

按《寶慶府志》:「陳大德,字紹溪,邵陽人。萬曆中,歲大歉, 輸納百石,給冠帶。長子國貢,性淳厚,重然諾,敦姻睦 族,戒其子曰:『吾家累世忠厚,曾祖永相極意培養,祖 萬實雖蚤世,而貽謀宏遠,汝曹宜滋培元氣,毋習于 浮薄』。因移家于城,使子孫便于就學,而急于排難息 爭。人稱孝友忠厚傳家,宜世有餘慶云。」

于東齊

按《登州府志》:「于東齊,文登人。天性孝友,撫孤姪應修 等六人,置產代婚。萬曆丙辰,歲祲,發粟六百石賑貧, 全活甚眾,鄉人德之。」

唐有成

按《登州府志》:「唐有成,性好義,嘗以貲財潤里人。萬曆 間,歲饑,出粟二百石周貧窶,二百石佐官賑,復有數 十金以贍寒士。」

扈廷美

按《青州府志》:扈廷美,臨淄人,邑庠生。萬曆二十一年, 北地大荒,有滄州貧人賣產變銀五兩,糴糧偶失街 前,廷美拾歸,謂其弟曰:「此必貧人糴糧蘇命者,吾雖 貧,義不可匿。」持銀以候。須臾,見貧人尋不得,欲死。廷 美詰問得實,以原物慨然還之。貧人欲分半以謝,廷 美堅不受旌獎。

林發森

按《袁州府志》:「林發森,萍鄉人。慈惠貞介,雅志丘壑,每 以吟詩寄懷。萬曆戊子歲,萍罹奇荒,殍殣載道,捐所 積粟賑之,多所全活。年九十終,鄉號後江,善人。」

沈祖

按《寧海縣志》:「沈祖,字世榮,登雲里人。賦性孝友,治父 喪必準諸禮,事繼母葉氏,孝養備至,每宗黨鄉鄰有 無喪葬,輒黽勉周之。或典妻質子以償者,即焚券卻 謝。萬曆壬寅,詔賜高年冠帶粟帛,邑令張邦翼申請, 寵錫優異,羅致賓筵。年九十卒。」

趙啟宋

按《彰德府志》:「趙啟宋,萬曆中,漳水壞稼,歲大祲,啟宋 輸粟一千二百石以賑,建坊旌表。」

楊鏡

按《彰德府志》:「楊鏡,邑諸生。萬曆中,歲荒,人絕食。鏡貸 穀千石,存活無筭。又捐穀助官煮粥以賑。是年秋,又 無禾,某攜其妻夜踵門,願以妻償貸,鏡正色遣去。詰 朝,盡焚諸券。有司表其門。」

曾大東

按《寶慶府志》:「曾大東,字巖山,邵陽太平里人。家殷好 施,積粟萬石。萬曆二十二年,郡大饑,分守金學曾司 李楊廷蘭設法賑救,饑民洶洶集富戶倉求糶求貸, 百千為群,倉不敢啟。大東詣道府,委官給票發賑。金 楊親臨其鄉,凡閱月發賑,活民無筭。現糶銀八十金 以給東,東辭曰:『某以萬石賑民,敢須此以為利乎』?金」 益義之,命鄉約即以建橋,賜名巖山,永其義也。給冠 帶,額其門曰「推恩尚義。」尋舉鄉飲介賓。

隰尚勇

按《易州志》:「隰尚勇,號義軒。幼業儒,通《四書》大旨。丁外 艱,遂廢業。性豪爽,不事佃作,家徒四壁,意豁如也。居 恆好觀諸稗史,尤習《三國志》小說。每讀至奸回不法 事,輒擲書不食,與兒女及鄉人言,未嘗一語離古人 賢孝節義事也。縕袍整肅,色莊氣和,聽者從化。又好 為德于鄉。萬曆辛丑,歲大饑,奉檄施粥,富豪某擊鐘」 為期,蒙袂,子少後期,即不與食,乃以餘食飼犬,餓殣 相望。勇憤爭曰:「設粥活人,設死所乎?」於是計人分食, 或不足,則縮家食食之,全活甚眾。是年,生子崇岱,里 人至今頌義焉。

梁志德

按《安州志》:「梁志德,西馬社人。性喜施予,捐金修橋梁, 建廣惠寺。萬曆中遇荒歲,施穀百石煮粥以賑。中年 喪偶,自是不再娶。撫按各給匾以旌其門曰『義夫』。」

郭純學

按《撫寧縣志》:「郭純學,樂善好施。明萬曆閒,值歲荒,捐 米賑饑。本縣旌其門曰『綸褒左券』。」

華祖勤

按《無錫縣志》:「華祖勤,字汝成,萬曆二十二年舉人。博 學負才氣。嘗有武弁持千金求屬事於其姻婭之在 要路者,卒謝不可。既屢蹶禮部試,壯心不已。及天啟 中逆璫亂政,乃拂然去之。子潤球亦有文行,官高州 衛經歷。」

鮑東

按《青陽縣志》:「鮑東,十三都人。業田僅百餘畝,勤儉積 榖。萬曆二十二年歲祲,出穀五百石賑濟鄉族。事聞, 以尚義嘉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