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二十餘年,今強力尚足,子亦嘗知以氣治疾之說 乎?」百祿因從扣《太元》,察為解述大旨,再復攡詞曰:「人 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所醜而有餘者,惡也。君子能 強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餘,大元之」道幾矣。此子雲 仁義之心,予之於大元也,述斯而已。若苦其思,艱其 言,迂溺其所以為數,而忘其仁義之大,是惡足以語 夫道哉!熙寧元年卒,年七十六。子祀,亦好古學,嘗應 行義敦遣詔。仍世有隱德,其所居猶存。
宇文之邵
按《宋史隱逸傳》:「宇文之邵,字公南,漢州綿竹人。舉進 士,為文州曲水令。轉運以輕縑高其價,使縣鬻於民。 之邵言:『縣下江上山,地狹人貧,耕者亡幾。方歲儉饑, 羌人數入寇,不可復困之以求利』。運使怒。會神宗即 位,求言,乃上疏曰:『天下一家也。祖宗創業守成之法 具在。陛下方居諒陰,諂諛姦佞之人屏伏未動,正可』」 念五聖之功德,常若左右。前後。京師者,諸夏之視傚, 俗宜敦厚而勿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 以名節自勵,而勢利合雜是先。願以節義廉恥風導 之,使人知自重。千里之郡,有利未必興,有害未必除 者,轉運使、提點刑獄制之也;百里之邑,有利未必興, 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應在公逋負一 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澤不下流, 而細民益困。如擇賢才以為三司之官,稍假郡縣以 權,則民瘼除矣。然後監番、棸、蹶、楀之盛以保安外戚, 考《棠棣》《角弓》之義,以親睦九族,興墜典,拔滯淹,遠夸 毗,來忠讜。凡所建置,必與大臣共議,以廣其善,號令 福則專制之。如此,則「天下之人思見太平,可拱而 俟也。」疏奏不報。喟然曰:「吾不可仕矣。」遂致仕,以太子 中允歸,時年未四十,自強於學,不易其志,日與交友 為經史琴酒之樂,退居十五年而終。司馬光曰:「吾聞 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今於 之邵見之矣。」范鎮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學富而行 篤,少我二十一歲,而先我掛冠,使吾慊然。」其為兩賢 所推尚如此。
廉復
按《濟南府志》:「廉復,不知何許人。少時曾一應舉,年四 十,始卜廬於繡江之側,誦《易》種竹,優游不仕。友人王 文恪公欲薦於朝,復方止之。治平中,詔求遺逸,刺史 王才叔將迫復行,復固不肯,而陰薦其弟于朝以自 免。年九十餘卒。里人李格非為之序,立碑繡江之崖。」
劉渙
按《南康府志》:「劉渙,字凝之,其先筠州人。登進士,官潁 上令。高節不能容於世。年四十,掛冠隱廬山。歐陽修 賦《廬山高》以贈之。後與陳舜俞乘黃犢往來山中。李 公麟嘗為繪圖,有詩記詠。尤愛寶峰西澗山僧結茅 以待之,遂號西澗居士。後朱文公即其地創清淨退 庵,又創壯節亭於墓以表之。今祀鄉賢。」
陳易
按《墨客揮犀》:「興化隱士陳易,字體常,熙寧初在太學 通經術,既而隱居廬山以歸,乃築室於興化縣之蔡 溪喦,不下山者三十年,惟與沙門有需親善,人或就 見,亦無忤也。易襟抱高曠,風韻灑然,見者無不愛慕 忘歸。蔡子由正言首以八行薦之,易以啟事謝之云: 『心若死灰,枉被吹噓之力;身如槁木,難施雕琢之功』。」 又云:「昔在儒門,雖粗修於八行;晚歸祖道,惟務了於 一心。心既已忘,行復何有!」其所造如此。其後轉運判 官陳達野復以行能尤異,薦易於朝,易終不起。
李無晦
按《蘇州府志》:「『李無晦,字行中,自霅川徙居吳江,高尚 不仕,以詩酒自娛。晚治園亭,名曰醉眠』。子瞻兄弟過 之,為留題云。」
王令
按《揚州府志》:「『王令,字逢原,廣陵人。年十歲,晝從群兒 戲,夜獨誦書。貧無以自存,乃聚徒教授。高郵王安石 與交,以妻之姨妻之。安石嘗與書云:『始得足下之文, 愛足下之才』。既而見足下衣冠履缺,坐而語,未嘗及 己之窮。退而詢足下,終歲食不茹葷,不以銖忽,妄求 於人,世之自立如足下者有幾』?後居江陰,年三十八」 卒,遂留葬焉。著《論語》《孟子解義》及《蒙求》一卷,《廣陵集》 十卷。
鮑剛
按《處州府志》:「鮑剛,字弱翁,龍泉人。少負大節,善屬文, 尤長於詩。始舉進士不第,即毅然曰:『此非吾所學也』。 遂徜徉於東南山水閒俗事,略不關意。時將士陶弼 者,有能詩聲,少許可,得剛所作,以為出己上,願得為 友。剛亦雅聞弼,因徒步歸弼。初,剛與呂惠卿善,熙寧 中,惠卿參知政事,欲用剛。剛曰:『吾老矣』。即日出京師。」 元豐末,疏天下弊事,將獻之朝。其略謂:「四方用師,須 擇將帥。往年韓、范諸公經營關中,大功雖不成,而朝 廷亦無他憂。兵柄至重,不宜以委中人。」又謂:「江、淮南 以縣官計戶口多寡為鬻鹽,今民無計得錢以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