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0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到溉、朱异以下並集。瓊時年八歲,于客前覆局,由是 京師號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見。瓊風神警亮, 進退詳審,帝甚異之。十一,丁父憂,毀瘠有至性,從祖 襄嘆曰:『此兒必荷門基,所謂一不為少』。」

瓊第三子從典,幼而聰敏。八歲讀《沈約集》,見回文研 銘,從典援筆擬之,便有佳致。年十三,作《柳賦》,其詞甚 美。瓊時為東宮管記,宮僚並一時俊偉,瓊示以此賦, 咸奇其異才。

《顧野王傳》:「野王幼好學,七歲讀五經,略知大旨。九歲 能屬文,嘗製日賦。領軍朱异見而奇之。年十二,隨父 之建安,撰《建安地記》二篇。」

《徐陵傳》:陵母臧氏,嘗夢五色雲化而為鳳,集左肩上, 已而誕陵焉。時寶誌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 家人㩦以候之,寶誌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光 宅惠雲法師每嗟陵早成就,謂之顏回。

《南史沈約傳》:約祖林子,年數歲,隨王父在京口,王恭 見而奇之,曰:「此兒王子師之流也。」嘗與眾人共見遺 寶,咸爭趨之,林子直去不顧。

約父璞,童孺時神意閑審,文帝召見,奇璞應對,謂《林 子》曰:「此非常兒也。」

《虞荔傳》:「荔幼聰敏,有志操。年九歲,隨從伯闡候太常 陸倕。倕問五經十事,荔對無遺失,倕甚異之。」

《姚察傳》:「察幼有志性,六歲誦書萬餘言,不好戲弄,勵 精學業。十二能屬文。僧坦精醫術,知名梁代,二宮所 得供賜,皆回給察兄弟,為游學之資。察並用聚蓄圖 書,由是聞見日博。年十三,梁簡文帝時在東宮,盛修 文義,即引于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

《岑之敬傳》:之敬五歲讀《孝經》,每燒香正坐,親戚咸加 歎異。十六策春秋左氏制旨孝經義,擢為高第。御史 奏曰:「皇朝多士,例止明經,若顏閔之流,乃應高第。」梁 武帝省其策曰:「何妨我復有顏閔耶。」因召入面試,令 之敬升講坐,敕中書舍人朱异執孝經,唱士孝章,武 帝親自論難,之敬剖釋縱橫,左右莫不嗟服。

《庾域傳》:域子子輿幼而岐嶷,五歲讀《孝經》,手不釋卷。 或曰:「『此書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謂 不多』?」

《謝胐傳》:胐父莊,胐幼聰慧,莊器之,常置左右,年十歲 能屬文。莊遊土山賦詩,使胐命篇,胐攬筆便就。琅邪 王景文謂莊曰:「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後來特達。」莊笑, 因撫胐背曰:「真吾家千金。」孝武帝遊姑孰,敕莊㩦胐 從駕,詔使為洞井贊,於坐奏之,帝曰:「雖小,奇童也。」 《劉孝綽傳》:孝綽父繪,齊大司馬霸府從事中郎。孝綽 幼聰敏,七歲能屬文,舅齊中書郎王融深賞異之,常 與同載適親友,號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無 我,當歸阿士。」阿士,孝綽小字也。繪,齊世掌詔誥,孝綽 年未志學,繪常使代草之。父黨沈約、任昉、范雲等聞 其名,並命駕先造焉,昉尤相賞好。范雲年長繪十餘 歲,其子季才與孝綽年並十四五。及雲遇孝綽便申 伯季命才拜之。

《劉顯傳》:「顯幼而聰敏,當世號曰神童。天監初,舉秀才。 解褐中軍臨川王行參軍,俄署法曹。顯好學,博涉多 通,任昉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 識者。顯云:是《古文尚書》所刪逸篇。昉檢《周書》,果如其 說。昉因大相賞異。丁母憂,服闋,尚書令沈約命駕造 焉。於坐策顯經史十事,顯對其九,約曰:『老夫昏忘,不 可受策。雖然,聊試數事,不可至十也』。」顯問其五,約對 其二。陸倕聞之嘆曰:「劉郎可謂差人,雖吾家平原詣 張壯武、王粲謁伯喈,必無此對。」其為名流推賞如此。 《王規傳》:規八歲以丁所生母憂,居喪有至性。太尉徐 孝嗣每見必為之流涕,稱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 之,常曰:「此兒吾家千里駒也。」年十二,《五經》大義並略 能通。

《顧協傳》:協幼孤,隨母養于外氏。外從祖宋右光祿張 永,嘗㩦內外孫姪遊虎丘山,協年數歲,永撫之曰:「兒 欲何戲?」協對曰:「兒正欲枕石漱流。」永嘆息曰:「顧氏興 於此子。」

《劉歊傳》:「歊幼有識慧。四歲喪父,與群兒同處,獨不戲 弄。六歲誦《論語》《毛詩》,意所不解,便能問難。十二讀《莊 子逍遙篇》,曰:『此可解耳』。」客因問之,隨問而答。

《傅縡傳》:縡幼聰敏,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 《王僧孺傳》:僧孺幼聰慧,年五歲便機警,初讀《孝經》,問 授者曰:「此書何所述?」曰:「論忠孝二事。」僧孺曰:「若爾,願 常讀之。」又有餽其父冬李,先以一與之,僧孺不受,曰: 「大人未見,不容先嘗。」

《任昉傳》:昉父遙,昉幼而聰敏,早稱神悟。四歲誦詩數 十篇,八歲能屬文,自製月儀,辭義甚美。褚彥回嘗謂 遙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 少。」由是聞聲籍甚。年十二,從叔晷有知人之量,見而 稱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駒也。」

《韋載傳》:載少聰慧,篤志好學。年十二,隨叔父稜見沛 國劉顯,顯問《漢書》十事,載隨問應無疑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