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而望反,溫序死而思歸。李陵之雙鳧永去,蘇武 之一鴈空飛。昔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禍始。雖借人 之外力,寔蕭牆之內起。撥亂之主忽焉,中興之宗不 祀。伯兮叔兮,同見戮於猶子。荊山鵲飛而玉碎,隨岸 蛇生而珠死。鬼火亂於平林,殤魂驚於新市。梁故豐 徙,楚實秦亡,不有所廢,其何以昌?有媯之後,遂育於 姜,輸我神器,居為讓王。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 寶曰位。用無賴之子孫,舉江東而全棄,惜天下之一 家,遭東南之反氣,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且 夫天道回旋,民生賴焉,余烈祖於西晉,始流播於東 川,洎余身而七葉,又遭時而北遷,提挈老幼,關河累 年,死生契闊,不可問天。況復零落將盡,靈光巋然,日 窮於紀,歲將復始,逼切危慮,端憂暮齒。踐長樂之神 皋,望宣平之貴里,渭水貫於天門,驪山回於地市。幕 府大將軍之愛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見錘鼎於金 張,聞絃歌於許史。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時;將軍咸 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大象初以疾去職,卒。隋文帝 深悼之,贈本官,加荊淮二州刺史。子嗣立。
蕭圓肅
按《周書》本傳,「圓肅字明恭,梁武帝之孫,武陵王紀之 子也。風度淹雅,敏而好學。紀稱尊號,封宜都郡王,邑 二千戶,除侍中、寧遠將軍。紀率兵下峽,令蕭撝守成 都,以圓肅為之副。及尉遲迥至,圓肅與撝俱降,授驃 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封安化縣公,邑一千 戶。世宗初,進封棘城郡公,增邑一千戶,以圓肅有歸」 款之勳,別賜食思君縣五百戶,收其租賦。保定三年, 除畿伯中大夫。五年,拜咸陽郡守。圓肅寬猛相濟,甚 有政績。天和四年,遷陵州刺史。尋詔令隨衛國公直 鎮襄陽,遂不之部。建德三年,授太子少傅,增邑九百 戶。圓肅以任當師傅,調護是職,乃作《少傅箴》曰:「惟王 建國,辨方正位。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莫不援立太子, 為皇之貳。是以《易》稱「明兩。」《禮》云:「上嗣東序,養德震方, 主器束髮就學,宵雅更肄,朝讀百篇,乙夜乃寐。愛日 惜力,寸陰無棄,視膳再飯,寢門三至,小心翼翼,大孝 蒸蒸,謀謨計慮,問對疑丞,安樂必敬,無忘戰兢。夫天 道益謙,人道惡盈,漢嗣不絕乎馳道,魏儲回環於鄴 城,前史攸載,後世揚名。三善既備,萬國以貞。姬周長 久,寔賴元良;嬴秦短祚,誠由少陽。雖卜年七百,有德 過歷而昌;數世萬一,無德不及而亡。敬之敬之!天惟 顯思,光副皇極,永固洪基,觀德審諭,授告職司。」太子 見而悅之,致書勞問。六年,授豐州刺史,增邑通前三 千七百戶。尋進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宣政元年,入 為司宗中大夫,俄授洛州刺史。大象末,進位大將軍。 隋開皇初,授貝州刺史。以母老請歸就養,隋文帝許 之。四年,卒,時年四十六。有文集十卷,又撰時人詩筆 為《文海》四十卷,《廣堪》十卷,《淮海亂離志》四卷,行於世。
蕭大圜
按《周書》本傳,「大圜,字仁顯,梁簡文帝之子也。幼而聰 敏,神情俊悟。年四歲,能誦《三都賦》及《孝經》《論語》。七歲 居母喪,便有成人之性。梁大寶元年,封樂梁郡王,邑 二千戶,除宣惠將軍,丹陽尹。屬侯景肆虐,簡文見弒, 大圜潛遁獲免。明年景平,大圜歸建康。時既喪亂之 後,無所依託,乃寓居善覺佛寺。人有以告王僧辯者」, 僧辯乃給船餼,得往江陵。梁元帝見之甚悅,賜以越 衫胡帶等,改封晉熙郡王,邑二千戶,除寧遠將軍、琅 邪彭城二郡太守。時梁元帝既有克復之功,而大圜 兄汝南王大封等猶未通謁。梁元帝性既忌刻,甚恨 望之,乃謂大圜曰:「汝兩兄久不出,汝可以意召之。」大 圜即日曉諭兩兄,相繼出謁,元帝乃安之。大圜以世 多故,恐讒愬生焉,乃屏絕人事,門客左右不過三兩 人,不妄遊狎,兄姊之間,止牋疏而已。恆以讀《詩》《禮》《書》 《易》為事。元帝嘗自問《五經》要事數十條,大圜辭約指 明,應答無滯。元帝甚嘆美之。因曰:「昔河間好學,爾既 有之;臨淄好文,爾亦兼之。然有東平,為善彌高前載。 吾重之愛之,爾當效焉。」及于謹軍至,元帝乃令大封 充使請和,大圜副焉,其實質也。出至軍所,信宿,元帝 降。魏。恭帝二年,客長安,太祖以客禮待之。保定二年, 詔曰:「梁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等梁國子孫, 宜存優禮,式遺茅土,寔允舊章。」大封可封晉陵縣公, 大圜封始寧縣公,邑各一千戶。尋加大圜車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並賜田宅奴婢牛馬粟帛等。俄而開麟 趾殿,招集學士,大圜預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簡文集》 九十卷,各止一本。江陵平後,並藏祕閣。大圜既入麟 趾,方得見之。乃手寫二集,一年並畢,識者稱嘆之。大 圜深信因果,心安閑放,嘗言之曰:「拂衣褰裳,無吞舟 之漏網;挂冠懸節,慮我志之未從。倘獲展禽之免,有 美慈明之進,如蒙北叟之放,寔勝濟南之徵」,其故何 哉?夫閭閻者有優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蓋由 來久矣。留侯追蹤於松子,陶朱成術於辛文,良有以 焉。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 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累。北山之北,棄絕人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