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十才子者,閩鄭定,候官王褒、唐泰,長樂高棅、王恭、 陳亮,永福王偁及鴻弟子周元、黃元,時人目為二元 者也。鴻之論詩,大指謂漢、魏骨氣雖雄,而菁華不足。」 晉祖元虛,宋尚條畼,齊梁以下,但務春華,少秋實。惟 唐作者,可謂大成。然貞觀尚習故陋,神龍漸變常調, 開元、天寶間,聲律大備,學者當以是為楷式。閩人言 詩者,率本於鴻。晉府引禮,舍人浦源,字長源,無錫人 也,慕鴻名,踰嶺訪之。造其門,二元請誦所作,曰:「吾家 詩也。」以告鴻,鴻遂延之入社。鄭定字孟宣,嘗為陳友 定記室。友定敗,浮海亡交、廣間。久之,還居長樂。洪武 中,徵授延平府訓導,歷齊府紀善、國子助教。王褒字 中美,鴻之兄子婿也。為長沙學官,遷永豐知縣。永樂 中,召入,預修《大典》,擢漢府紀善。唐泰字亨仲,洪武二 十七年進士,除行人,歷陝西副使。王恭字安中,隱居 七巖山,自稱「皆山樵」者。永樂初,以儒士薦,起待詔翰 林。年六十餘,預修《大典》。書成,授翰林院典籍。陳亮字 景明,自以故元儒生,明興累詔不出,作《陳摶傳》以見 志。結草屋滄洲中,與三山耆彥為九老會,終其身不 仕。王偁字孟揚。父翰仕元,抗節死,偁方九歲,父友吳 海撫教之。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學,陳情養母。母歿,廬 墓六年。永樂初,用薦授翰林檢討,預修《大典》。學博才 雄,最為解縉所重。自負無輩行,獨推讓同官王洪。王 洪者,字希範,錢塘人。八歲能文,十八成進士,授吏科 給事中,改翰林檢討,偕偁等預修《大典》。歷修撰、侍講。 帝頒《佛曲》於塞外,命洪為文,逡巡不應詔,為同列所 排,不復進用,卒官。而偁後坐累謫交趾,復以縉事連 及,繫死獄中。黃元,字元之,將樂人。聞鴻棄官歸,遂攜 妻子居閩縣,以歲貢官泉州訓導。周元,字微之,閩縣 人。永樂中以文學徵,拜禮部員外郎。嘗挾書千卷,止 高棅家讀十年,辭去,盡棄其書,曰:「在吾腹笥矣。」同時 趙迪、林敏、陳仲宏、鄭關、林伯璟、張友謙,亦以能詩名, 皆鴻之弟子。
按《福建通志》:「鴻,字子羽,福清人。少任俠,喜讀書。洪武 初,以薦授將樂訓導。居七年,擢拜膳部員外郎。時太 祖臨軒,試《龍池春曉》《孤鴈》二詩。一日,名動京師,無何, 自免歸,益肆力為詩。三山從者如雲,周元、黃元、趙迪、 林敏、鄭關皆知名,有《鳴盛集》。」
按《無錫縣志》:源,字長源,工詩。聞閩人林鴻老於詩學, 欲訪之,以收買書籍。至閩,鴻方與其鄉人鄭定、黃元 為社,源謁之,眾請所作,初誦數首,皆未應。至「雲邊路 繞巴山色,樹裡河流漢水聲」,乃驚曰:「吾家詩也。」遂邀 入社,避所居而舍之。源,洪武中舉求賢科,授晉府引 禮舍人,善畫,一字東海生。
按《列朝詩集》,「定字孟宣,閩縣人。善擊劍,工古篆行書。 陳友定辟為記室。友定敗,浮海亡交、廣間。久之,還居 長樂。高帝末年,徵授延平訓導,歷齊府紀善、國子助 教。」
按《福建通志》:「褒字中美,閩縣人。洪武中,以國子生領 應天鄉薦,授瑞州教授,改長沙,轉永豐知縣。蝗災禱 於神,數日蝗皆死。政暇輒之學宮,課諸生親為講解, 多所造就。永樂中,朝京師,與修《太祖實錄》,擢翰林院 修撰,又修《大典》,為總裁官,改漢府紀善,卒。褒博學強 識,以文名。成祖初,海內無事,每遇禎祥或令節,輒命」 從臣賦詩。時元夕張燈,褒應制稱旨,同輩榮之。性孝 友剛直,好引人於善,前後薦士甚眾。同郡若陳仲完、 高廷禮、王恭,皆因褒以進。漢國除,成祖逮治,輔導諸 臣悉寘於辟,獨褒先死,不與其禍。五世孫應鐘另有 傳。應時官至雲南按察使。
按《福建通志》:「恭字安中,閩縣人。少食貧樵,群山中稱 皆山樵者,善為歌詩,揮毫立就。永樂初,以薦至京師, 與修《大典》。同郡王偁戲之曰:『君無以會稽章綬故來 耶』?恭笑謝曰:『無深誚我,我山中斧柯,故自無恙』。」「《大典》 成,授翰林典籍,不就。歸,益徜徉丘壑間。有詩數十卷, 曰《白雲樵唱》《鳳臺清嘯》《草澤狂歌》。」廬陵解縉稱其衣 「布蕭然,不慕寵榮,強之而起,若鳳鳴朝陽」云。
按《野史吳海傳》:「亮字景明,長樂人。博學,善詩文。明興、 洪永間,累詔有司徵遺佚。或推轂亮,亮曰:『昔唐堯在 上,下有箕、潁。吾投跡明時,游戲泉石,於願足矣,安敢 望仕作?讀《陳摶傳》詩見志。結草屋滄洲中,與名士王 恭、高棅輩為詩友,日相過從,或往還三山為九老社, 以此自終』。」
「按《列朝詩集》,偁字孟揚,其先東阿人。宋寶慶中沒於 西夏,元賜姓唐兀氏。父翰用薦至潮州路總管。元末 道梗,浮海至閩,留永福山中,為黃冠十年。國初有詔 徵用,恥事二姓,自引決死。孟揚生六齡,其母手疏先 人之蹟與古今豪傑大略教之。弱冠領鄉薦,乞歸養 母。母沒,廬墓六年。暨太宗即位,近臣爭言孟揚聘至」 京,待以殊禮,待詔闕下,衣冠甚偉,眾皆屬目,自陳願 退處學校。即日有詔授國史院檢討,充《大典》副總裁。 英國公張輔征交趾,奉命參軍事,還守故官。在交趾 與解縉交好,坐縉黨,下獄死。縉序其《虛舟集》云:「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