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責言官,甚盛心也。顧今日言官,豈盡不肖,罔識君 臣大義哉?蓋陛下威福之柄,潛為輔臣所竊,故言官 向背之情,亦為之默移。夫人自非天性忠直,大都慕 富貴而已。使忠直者不失富貴,誰為奸邪?奸邪者不 獲富貴,誰非忠直?」今則不然。御史丁此呂首發科場 欺蔽,時行恐其妨己,屬吏部楊巍劾去之。御史萬國 欽極論封疆欺蔽,時行恨其毀己,諷仝官許國遠謫 之。其他「偶一言相侵,無不出之於外。雖為陛下輸忠, 而陛下力不能庇之。使言官皆迴心惕息,而時行安 然無指摘之虞矣。」於「是無恥之徒,但知自結於執政, 所得爵祿,直以為執政予之,縱他日不保身名,而今 日固已富貴矣。臣不暇遠舉,即如吏科都給事中楊 文舉,奉詔經理荒政,所至徵賄鉅萬,比抵杭州,娛宴 西湖,樂而忘返,竟不知銜使何事。且鬻獄市薦,漁利 無窮,東南之人痛疾深矣。輔臣豈不聞之?及其報命, 居然擢首諫垣。彼既以貨取明年大計,天下吏臣恐 文舉家無地著金也。至若禮科都給事中胡汝寧攻 擊饒伸,不過權門鷹犬耳,以其私人,猥見任用。夫陛 下方責言官欺蔽,而輔臣之欺蔽自如,失今不治。臣 謂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祿為雨露,所以滋植善 類。今乃直為私門蔓桃李,是爵祿可惜也。群臣風靡, 罔識廉恥,是人才可惜也。輔臣不越例予人富貴,不 見為恩,是成憲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 之政,張居正剛而多欲,以群私人囂然壞之;後十年 之政,時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壞之。此聖政可 惜也。乞立斥文舉、汝寧,誡諭輔臣,省愆悔過,慎保晚 節。」帝怒,謫徐聞典史,稍遷遂昌知縣。二十六年,上計 京師,投劾歸,不復出。又明年,大計,主者議黜之。李維 楨為監司,力爭不得,竟奪官,家居二十年卒。顯祖意 氣慷慨,少有志天下事。所交李化龍、李三才、梅國楨, 皆通顯,有建豎。顯祖一發不中。蹭蹬窮老,所居玉茗 堂,文史狼籍,賓朋雜坐,俯仰嘯歌,蕭然意得。三才開 府淮上,念其窮,遣書迎之,謝曰:「身與公等比肩事主, 老而為客,所不能也。」少以文章自命。其論古文,則謂 本朝以宋濂為宗,李夢陽、王世貞輩雖氣力強弱不 同,等贋文耳。識者韙之。子開遠,自有傳。同時豐城李 琯,萬曆五年進士。歷知歙、成安二縣。擢御史,出為福 建僉事。顯祖建言之。明年,琯奉表入都,列時行十罪, 語王錫爵,言惟錫爵敢於恣睢,故時行益肆貪戾,請 並斥以謝天下。帝怒,下之部科,僉言琯以外吏詆輔 臣,名為建白,心實傾危,宜削吏籍為編氓。詔從之。琯 雖獲譴甫兩月,時行亦罷琯家居三十年而卒。 按《列朝詩集》:顯祖字義仍,臨川人。生而有文在手,成 童有幾庶之目。年二十一舉於鄉,嘗下第,與宣城沈 君典薄游蕪陰,客於郡丞龍宗武。江陵有叔亦以舉 子客宗武,交相得也。萬曆丁丑,江陵方專國,從容問 其叔:公車中頗知有雄駿君子,晁、賈其人者乎?曰:「無 逾於湯、沈兩生者矣。」江陵將以鼎甲畀其子,羅海內 名士以張之命。諸郎因其叔延致兩生義,仍獨謝弗 往,而君典遂與江陵「子懋修偕及第。」又六年癸未,與 吳門、蒲州二相子同舉進士。二相使其子召致門下, 亦謝弗往也。除南太常博士,朝右慕其才,將徵為吏 部郎,上書辭免。稍遷南祠郎,抗疏論劾政府信私人, 塞言路,謫廣東徐聞典史,量移知遂昌縣。用古循吏 治邑,縱囚放牒,不廢嘯歌。戊戌,上計投劾歸,不復出。 辛丑,外計議黜李本寧力爭,遂昌不應考法,且已高 尚久矣。主者曰:「正欲成此君之高耳。」里居二十年,年 六十餘,始喪其父母。既葬,病卒,自為祭文,遺令用麻 衣冠草屨以斂,年六十有八。義仍志意激昂,風骨遒 緊,扼腕希風,視天下事數著可了。其所投分,李于田 道甫、梅克生之流,皆都通顯,有建豎,而義仍一發不 中。窮老蹭蹬,所居玉茗堂,文史狼籍,賓朋雜坐,雞塒 豕圈,接跡庭戶,蕭閒詠歌,俯仰自得。道甫開府淮上, 念其窮,遺書相迓,義仍謝曰:「身與公等,比肩事主,老 而為客,所不能也。」為郎時,擊排執政,禍且不測,貽書 友人曰:「乘興偶發一疏,不知當事何以處我?」晚年師 盱江而友紫柏,翛然有度「世之志,胸中魁壘,陶寫未 盡,則發而為詞曲《四夢》之書。雖復留連風懷,感激物 態,要於洗蕩情塵,銷歸空有,則義仍之所存,略可見 矣。」嘗言:「我朝文字,以宋學士為宗,李夢陽至瑯琊,氣 力弱強,巨細不同,等贋文爾。」萬曆間,瑯琊二美,同仕 南都,為敬美太常官屬。敬美唱為公宴詩,不應又簡 括獻吉、于鱗《元美文賦》,標其中用事出處,及增減漢、 《史》、唐詩字面,流傳白下,使元美知之。元美曰:「湯生標 塗吾文,異時亦當有標塗湯生者。」自王、李之興,百有 餘歲,義仍當霿雺充塞之時,穿穴其間,力為解駮,歸 太僕之後一人而已,義仍少熟。《文選》中攻聲律,四十 以後,詩變而之香山、眉山,文變而之南豐、臨川。嘗自 敘其詩三變而力窮,又嘗以其文寓余,以謂不蘄其 知吾之所已就,而蘄其知吾之所未就也。于詩曰「變 而力窮」,于文曰「知所未就。」義仍之通懷嗜學,不自以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58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