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川草木,開發萌芽。子於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 者。吁可怪邪?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貪悅其外,不窺其 內。欲知子心,窮達之際,金石雖堅,尚可破壞。子之窮 達,始終仁義,惟人不知。乃窮至此。蘊而不見,遂以沒 地。獨留文章,照耀後世。嗟世之愚,掩抑毀傷。譬如磨 鑑,不滅愈光。一世之短,萬世之長。其間得失,不待較 量。哀哀子美,來舉予觴。
《祭石曼卿文》前人
「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其同乎萬物,生死而 復歸於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 不朽者,後世之名。此自古聖賢莫不有,然而著在簡 冊者,昭如日星。嗚呼曼卿,吾不見子久矣。猶能髣髴 子之平生。其軒昂磊落,突兀崢嶸,而藏埋於地下者, 意其不化為朽壤,而為金玉之精。不然,生長松之千 尺,產靈芝而九莖。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凄露 下,走燐飛螢。但見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與夫驚禽 駭獸,悲鳴躑躅而吚嚶。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兮, 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 獨不見夫纍纍兮,曠野與荒城。」嗚呼曼卿,盛衰之理, 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疇昔,悲涼悽愴,不覺臨風而 隕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
《祭尹師魯文》前人
嗟乎師魯!辨足以窮萬物,而不能當一獄吏;志可以 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窮山之崖,野水之濱,猿猱 之窟,麋鹿之群,猶不容於其間兮,遂即萬鬼而為鄰。 嗟乎師魯!世之惡子之多,未必若愛子者之眾,何其 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方其奔顛 斥逐,困死艱屯,舉世皆冤,而語言未嘗以自及。以窮 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用舍進退,屈伸語默,夫何 能然,乃學之力。至其握手為訣,隱几待終,顏色不變, 笑言從容,死生之間,既已能通於性命;憂患之至,宜 其不累於心胸。自子云逝,善人宜哀,子能自達,予又 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交,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惟聖與賢,雖埋不沒。 子於文章,焯若星日。子之所為,後世師法,雖嗣子尚 幼,未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虞墜失。子於眾 人,最愛予文,寓辭千里,侑此一樽,冀以慰子。」聞乎不 聞。
《祭梅聖俞文》前人
「昔始見子,伊川之上。」余仕方初,子年亦壯,讀書飲酒, 握手相歡,談辯鋒出,賢豪滿前。謂言仕宦,所至皆然, 但當行樂,何以憂患?子去河南,余貶山峽,三十年間, 乖離會合。晚被選擢,濫官朝廷,薦子學舍,吟哦《六經》。 余才過分,可愧非榮。子雖窮厄,日有聲名。余狷而剛, 中遭多難,氣血先耗,髮鬚早變。子心寬易,在險如夷。 「年實加我,其顏不衰。謂子仁人,自宜多壽。余譬膏火, 煎熬豈久。事今反此,理固難知。況於富貴,又何必期。 念昔河南,同時一輩,零落之餘,惟予子在。子又去我, 余存兀然。凡今之游,皆莫予先。紀行琢辭,子宜余責。 送終卹孤,則有眾力。惟聲與淚,獨出余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