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當時之士,有許謙、崔宏、宏子浩、高允、高閭游雅等, 先後之間,聲實俱茂,詞義典正,有永嘉之遺烈焉。及 太和在運,銳情文學,固以頡頏漢徹,跨躡曹丕,氣韻 高遠,豔藻獨構。衣冠仰止,咸慕新風,律調頗殊,曲度 遂改。辭罕泉源,言多胸臆,潤古彫今,有所未遇。是故 《雅言》麗則之奇,綺合繡聯之美,眇歷歲年,未聞獨得。 既而陳郡袁翻、河內常景,晚拔疇類,稍革其風。及明 皇御曆,文雅大盛,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孔子》曰: 「才難不其然也。」于時陳郡袁翻、翻弟躍、河東裴敬憲、 弟莊伯。莊伯族弟伯茂、范陽盧觀、弟仲宣、頓丘李諧、 渤海高肅、河間邢臧、趙國李騫,彫琢瓊瑤,刻削杞梓, 並為龍光,俱稱鴻翼。樂安孫彥舉、濟陰溫子昇,並自 孤寒,鬱然特起,咸能綜採繁縟,興屬清華,比於建安 之徐、陳、應、劉,元康之潘、張、左束,各一時也。有齊自霸 業云啟,廣延髦俊,開四門以賓之,頓八紘以掩之,鄴 都之下,煙霏霧集。河間邢子才、鉅鹿魏伯起、范陽盧 元明、鉅鹿魏季景、清河崔長儒、河間邢子明、范陽祖 孝徵、中山杜輔元、北平陽子烈,並其流也。復有范陽 祖鴻勳,亦參文士之列。及天保中,李愔、陸卬、崔瞻、陸 元規並在中書,參掌綸誥。其李廣、樊遜、李德林、盧詢 祖、盧思道,始以文章著名。皇建之朝,常侍王晞獨擅 其美。河清、天統之辰,杜臺卿、劉逖、魏騫亦參敕詔。自 李愔已下,在省惟撰述除官詔旨,其關涉軍國文翰, 多是魏收作之。及在武平,李若、荀士遜、李德林、薛道 衡並為中書侍郎,典司綸綍。後主雖溺於群小,然頗 好詠詩,幼時嘗讀詩賦,語人云:「終有解作,此理不初。」 因畫屏風,敕通直郎蕭放及晉陵王孝式錄古賢烈 士及近代輕艷諸詩,以充圖畫,帝彌重之。後復追齊 州錄事參軍蕭慤、趙州功曹參軍顏之推同入撰錄, 猶依霸朝,謂之「館客。」放及之推意欲更廣其事,又因 祖珽輔政,愛重之推,又托鄧長顒漸說後主,屬意斯 文。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館,於是更召引文學士,謂之 「待詔文林館」焉。珽又奏撰《御覽》,詔珽及特進魏收、太 子太師徐之才、中書令崔劼、散騎常侍張彫、中書監 陽休之、監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騎侍郎韋道遜、陸乂、 太子舍人王劭、衛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 散大夫劉仲威、袁奭、國子博士朱才、奉車都尉陸道 閑、考功郎中崔子樞、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 中盧思道、司空東閣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參軍崔儦、 太學博士諸葛漢、奉朝請鄭公超、殿」中侍御史鄭子 信等入館撰書,并敕放、慤、之推等同入撰例。復命散 騎常侍封孝琰、前樂陵太守鄭元禮、衛尉少卿杜臺 卿、通直散騎常侍楊訓、前南兗州長史羊蕭、通直散 騎侍郎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劉珉、開府行參軍李 師上、溫君悠入館,亦令撰書。後復命特進崔季舒、前 仁州刺史劉逖、散騎常侍李孝貞、中書侍郎李德林 續入待詔。尋詔「諸人各舉所知。」又有前濟州長史李 翥、前廣武太守魏謇、前西兗州司馬蕭溉,前幽州長 史陸仁惠,鄭州司馬江旴,前通直散騎侍郎辛德源 陸開明,通直郎封孝騫、太尉掾張德沖,并省右戶郎 元行恭,司徒戶曹參軍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參軍劉 顗、獲嘉令崔德儒、給事中李元楷、晉州中從事陽師 孝、太尉中兵參軍劉儒、行司空祭酒陽辟疆,司空士 曹參軍盧公順、司空中兵參軍周子深、開府行參軍 王友伯崔君洽魏師謇,並入館待詔。又敕僕射殷孝 言亦入焉。《御覽》成後,所撰錄,人亦有不得待詔付所 司處分者。凡此諸人,亦有文學膚淺,附會「親識,妄相 推薦者,十三四焉。」雖然,當時操筆之徒,搜求略盡,其 外如廣平宋孝、王、信都劉善經輩三數人,論其才性, 入館諸賢,亦十三四不逮之。周氏創業,運屬陵夷,纂 遺文於既喪,聘奇士如弗及,是以蘇亮、蘇綽、盧柔、唐 瑾、元偉、李昶之徒,咸奮鱗翼,自致青紫。然綽之建言, 務存質樸,遂糠秕魏、晉,憲章虞夏,雖屬辭有師古之 美,矯枉非適時之用,故莫能常行焉。既而革車電邁, 渚宮雲撤,梁、《荊》之風,扇於關右;狂簡之徒,斐然成俗, 流宕忘反,無所取裁。夫人有六情,稟五常之秀;情感 六氣,順四時之序。蓋文之所起,情發於中。而自漢、魏 以來,迄乎晉、宋,其體屢變,前哲論之詳矣。暨永明、天 監之際,太「和、天保之間,洛陽、江左,文雅尤盛,彼此好 尚,雅有異同。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 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 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 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 其兩長,則文質彬彬,盡美盡善矣。」梁自大同之「後,雅 道淪缺,漸乖典則,爭馳新巧。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 陵、庾信,分路揚鑣,其意淺而繁,其文匿而彩,詞尚輕 險,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聽,蓋亦亡國之音也。隋文 初統萬機,每念斲彫為樸,發號施令,咸去浮華。然時 俗詞藻,猶多淫麗,故憲臺執法,屢飛霜簡。煬帝初習 藝文,有非輕側。暨乎即位,一變」其體,《與越公書》《建東 都詔》《冬至受朝詩》及《擬飲馬長城窟》,並存雅體,歸於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2 (1700-1725).djvu/67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