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九月,權禮部金侍郎安節亦遷夕拜,又誤降詔,自 後往往無定論,院官隨事申明,改正為善。

宰執及親王、使相、太尉生日,天章閣排辦牲餼,預申 學士院撰詔書及寫《賜目》一紙,各請御寶。詔用書詔之寶賜目 錫賜之寶前一日,差內侍持賜。其詔例畫撰進之日,謂如 正月旦生,文意必敘歲首,而所畫日則是去臘,殊不 相應。必大為直院,奏訖不拘進詔早晚,但實畫生日 於後。得旨從之,遂為定制。

淳熙二年六月,禮部、太常寺申:來年太上皇帝當慶 七十,欲得國朝加上尊號并壽典禮,參酌比附,先次 討論。九月,議定為《性仁誠德經武緯文》,遂草《宣布詔》。 其頌太上皇帝云:「以德行仁,本性誠之固有;修文偃 武,合經緯之自然。」太上皇后云:「月齊日以得天,而能 久照;坤順乾而配地,是以廣生。」上再三稱獎,謂數句 用《經》語該括明備,非卿不能為,真大手筆也。

大禮,降御劄,既云劄示,則當親筆付外。近歲同常詔, 從院吏寫本行出,未知中朝舊事如何。乾道九年六 月七日,宣當直學士草《南郊御劄》,三更進草,其間云: 「乾清坤夷,振四方之綱紀,星暉海潤,兆百世之本支。 玉巵每奉於親闈,瑞節歲交於鄰境。」上改作「農扈每 奉於親闈,美化遂淳於海宇。」仍批云:「可改簽抹者五」 句,意不近於郊祀。其欲得體,大率如此。

《林下偶談》:紹熙末,光廟有疾,嘉王之立,起於水心先 生與徐子宜之謀。趙忠定令水心草詔,序孝廟大漸 所以立嘉王之故,云:「病無嘗藥之人,崩乏居喪之主。」 忠定不肯用,別為之。水心曰:「禍將作矣,吾當亟去。蓋 為立君大事,不明言其故,必有小人造謗興讒,以禍 諸君子者。」水心竟不言功,隨即去國。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八年三月戊申,命隨朝六 品、外路五品,以職事官舉進士已在仕才可居翰苑 者,試制詔文字三道,取文理優贍者,補充學士院職。」 《恩倖傳》:「蕭肄本奚人,有寵於熙宗,復諂事悼后,累官 參知政事。皇統九年四月壬申夜,大風雨,雷電震壞 寢殿鴟尾,有火自外入,燒內寢幃幔,帝徙別殿避之」, 欲下詔罪己,翰林學士張鈞視草。鈞意欲奉答天戒, 當深自貶損,其文有曰「惟德弗類,上干天威」,及「顧茲 寡昧,眇予小子」等語,肄譯奏曰:「弗類是大無道,寡者 孤獨無親。昧則於人事弗曉,眇則目無所見。小子,嬰 孩之稱,此漢人託文字以詈主上也。」帝大怒,命衛士 拽鈞下殿,榜之數百,不死,以手劍釐其口而醢之。 《韓昉傳》:昉雖貴,讀書未嘗去手,善屬文,最長於詔冊。 《党懷英傳》:懷英能屬文,工篆籀。章宗曰,近日制詔,惟 党懷英最善。移刺履進曰:進士擢第後,止習吏事,不 復讀書。近日始知為學矣。

《楊伯仁傳》:「伯仁遷侍講兼禮部侍郎。伯仁久在翰林, 文詞典麗。上曰:『自韓昉、張鈞後,則有翟永固,近日則 張景仁、鄭子聃,今則伯仁而已,其次未見能文者。呂 忠翰草《降海陵庶人詔》,點竄再四,終不能盡朕意。狀 元雖以詞賦甲天下,至於辭命,未必皆能。凡進士可 令補外,考其能文者召用之』。」

《趙秉文傳》:「正大九年正月,汴京戒嚴,上命秉文為赦 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秉文指事陳義,辭情俱盡。 及兵退,大臣欲稱賀,且命為表。秉文曰:『春秋新宮火, 三日哭。今園陵如此,酌之以禮,當慰不當賀』。」遂已。時 年已老,日以時事為憂,雖食息頃不能忘。每聞一事 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拜章,小則為當路者言,殷 勤鄭重,不能自已。三月,草《開興改元詔》,閭巷間皆能 傳誦,洛陽人拜詔畢,舉城痛哭,其感人如此。

《元史王磐傳》:「帝以天下獄囚滋多,敕諸路自死罪以 下,縱遣還家,期秋八月悉來京師聽決。囚如期至,帝 惻然憐之,盡原其罪。他日命詞臣作詔戒諭天下,皆 不稱旨意。磐獨以縱囚之意命辭,帝喜曰:『此朕所欲 言而不能者,卿乃能為朕言之』。嘉獎不已,取酒賜之。」 《曹元用傳》:元用拜中奉大夫,翰林侍講學士,兼經筵 官。凡大制詔,率元用所草。文宗時,草《寬恤之詔》,帝覽 而善之。

《張文謙傳》:「文謙為左丞,建立綱紀,講明利病,以安國 便民為務。詔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朢。」

《閻復傳》:「至元二十三年,陞翰林學士。帝屢召至榻前, 面諭詔旨,具草以進,帝稱善。」

《歐陽元傳》:「致和元年,遷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 時當兵興,元領印攝院事,日直內廷,參決機務。凡遠 近調發,制詔書檄。既而改元天曆,郊廟建后、立儲,肆 赦之文,皆經撰述。」

《徐世隆傳》:「至元元年,遷翰林侍講學士,兼太常卿,朝 廷大政咨訪而後行,詔命典冊多出其手。」

《歸田詩話》:虞伯生際遇文宗,置奎章閣為學士。天曆、 至順間,文治蔚然可觀。順帝為明宗子,文宗忌之,遂 竄海南。詔書有曰:「明宗在北之時,自以為非其子。」伯 生筆也。文宗晏駕,寧宗立,八月崩,國人迎順帝立之。 帝入太廟,斥去文宗神主,而命四方毀棄舊詔。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