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5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辟雍所以班禮教,太學所以講藝文,此蓋有國之盛 典,為邦之大司。亡秦廢學,制度荒闕,諸儒之論,損益 異物,漢氏遺作,居為異事,而蔡邕《月令》謂之一物,將 何所從?」對曰:「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敬恭 明祀,永光孝道也。其大數有六。古者聖帝明王南面 而聽政,其六則以明堂為主。又其正、中皆云太廟,以 順天時,施行法令,宗祀、養老、訓學、講肄,朝諸侯而選 造士,備禮辯物,一教化之由也。故取其宗」祀之類,則 曰清廟;取其正室之貌,則曰太廟;取其室,則曰太室; 取其堂,則曰明堂;取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周 水圜如璧,則曰「璧雍。」異名同事,其實一也。是以蔡邕 謂之「一物。」又問「庶明亮采」,故時雍穆唐;有命既集,而 多士隆周。故《書》稱《明良》之歌,《易》貴金蘭之美。此長世 所以廢興,有邦所以崇替。「夫成功之君勤於求才,立 名之士急於招世,理無世不對,而事千載恆背。古之 興王,何道而如彼?後之衰世,何闕而如此?」對曰:「興隆 之政,務在得賢,清平之化,急於拔才。故二八登庸,則 百揆序,有亂十人而天下泰。武丁擢傅巖之徒,周文 攜渭濱之士,居之上司,委之國政,故能龍奮天衢,垂 勳百代。先」王身下白屋,搜揚仄陋,使山無扶蘇之才, 野無《伐檀》之詠,是以化厚物感,神祇來應,翔鳳飄颻, 甘露豐墜,醴泉吐液,朱草自生,萬物滋茂,日月重光, 和氣四塞,大道以成。序君臣之義,敦父子之親,明夫 婦之道,別長幼之宜。自九州被八荒,海外移心,重譯 入貢,頌聲穆穆,南面垂拱也。今貢賢之塗已闓,「而教 學之務未廣,是以進競之志恆銳,而務學之心不修。 若闢四門以延造士,宣五教以明令德,考績殿最,審 其優劣,厝之百寮,置之群司,使調物度,宜節宣國典, 必協濟康哉,符契往代,明良來應,金蘭復存也。」又問: 「昔唐虞垂五刑之教,周公明四罪之制,故世歎清問 而時歌緝熙,姦宄既殷,法物滋有。叔世崇三辟之文, 暴秦加族誅之律,淫刑淪胥,虐濫已甚。漢魏遵承,因 而弗革。亦由險泰不同,而救世異術,不得已而用之 故也。寬剋之中,將何立而可?族誅之法,足為永制與 不?」對曰:「二儀分則兆庶生,兆庶生則利害作,利害之 作,有由而然也。太古之時,化道德之教,賤勇力而貴 仁義。仁義貴則」彊不陵弱,眾不暴寡。三皇結繩而天 下泰,非惟象刑緝熙而已也。且太古知法所以遠獄, 及其末不失有罪,是以獄用彌繁,而人彌暴,法令滋 章,盜賊多有。《書》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叔世道衰,既 興三辟,而文公之弊,又加族誅,淫刑淪胥,感傷和氣, 化染後代,不能變改。故漢祖指麾而六合響應。魏承 「漢末,因而未革,將以俗變由久,權時之宜也。今四海 一統,人思反本,漸尚簡樸,則貪夫不競;尊賢黜否,則 不仁者遠。爾則斟參夷之刑,除挾誅之律,品物各順 其生,緝熙異世而偕也。」又問曰:「夫五行迭代,陰陽相 須,二儀所以陶育,四時所以化生。《易》稱『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形象之作,相須之道也。若陰陽不調,則大數 不得不否;一氣偏廢,則萬物不得獨成,此應同之至 驗,不偏之明證也。今有溫泉而無寒火,其故何也?思 聞辯之,以釋不同之理。」對曰:「蓋聞陰陽升降,山澤通 氣,初九純卦,潛龍勿用,泉源所託,其溫宜也。若夫水 潤下,火炎上,剛柔燥濕,自然之性。故陽動而外,陰靜 而內。內性柔弱,以含容為質;外動剛直,以外接為用。 是以金水之明內鑒,火日之光外輝,剛施柔受,陽勝 陰伏,水之受溫,含容之性也。」又問曰:「夫窮神知化,才 之盡稱;備物致用,功之極目。以之為政,則黃羲之規 可踵,以之革亂則元古之風可紹。然而唐虞密皇人 之闊網,夏殷繁帝者之約法,機心起而日進,淳德往 而莫返。豈太樸一離,理不可振,將聖人之道,稍有降 殺耶?」對曰:「政因時以興,機隨物而動,故聖王究窮通 之源,審始終之理,適時之宜,期於濟世。皇代質朴,禍 難不作,結繩為信,人知所守。大道既離,智惠擾物,夷 險不同,否泰異數。故唐虞密皇人之網,夏殷繁帝者 之法,皆廢興有由,輕重以節,此窮神之道,知化之術, 隨時之宜,非有降殺也。」

《甘卓傳》:「卓遷湘州刺史,將軍如故,復進爵于湖侯。中 興初,以邊寇未靜,學校陵遲,特聽不試孝廉,而秀才 猶依舊策試。卓上疏以為答問損益,當須博通古今, 明達政體,必求諸墳索,乃堪其舉。臣所沗州,往遭寇 亂,學校久替,人士流播,不得比之餘州。策試之由,當 藉學功,謂宜同孝廉例,申與期限。疏奏,朝議不許。卓」 於是精加隱括,備禮舉桂陽谷儉為秀才。儉辭不獲 命,州厚禮遣之。諸州秀才聞當考試,皆憚不行,惟儉 一人到臺,遂不復策試。儉恥其州少士,乃表求試,以 高第,除中郎。儉少有志行,寒苦自立,博涉經史。於時 南土凋荒,經籍道息,儉不能遠求師友,唯在家研精。 雖所得實深,未有名譽,又恥衒耀取達遂歸,終身不 仕。

《梁書何遜傳》:「遜字仲言,東海剡人也。曾祖承天,宋御 史中丞。祖翼,員外郎。父詢,齊太尉中兵參軍。遜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