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然。蓋公於史傳皆能默記,叩之往往成誦,迄今不 以史書自隨,其學問可知矣。至若端重誠實,上不欺 君,則又有可紀者。特表而出之。其兼西掖之二日,有 旨:婉容翟氏進封,本位官吏並合推恩,內礙正法人 特與轉行。即今壽成皇太后也。時給舍每同銜繳駮, 某密語:公妃嬪位非中官,即醫流,皆礙正法。前德壽 推江上扈從賞,今上覃恩,並不轉行,正令回授,似當 論奏。公歎曰:「君言是也。近夏賢妃位推恩,某實未曉, 已書牘行下,今恐相失,君自繳奏可也。」某曰:「若爾尚 當商量。」庚申講筵,公與某偶皆以職事留身,初不知 公奏何事,但望見公,再拜殿上,退而某升,甫至榻前, 上迎勞云:「朕初謂卿止能文,適金按節說卿欲論婉 容位轉行礙正法事,不謂卿剛正如此,真全才也。可 便進文字來,某然後知公忠直不遂,非又如此。」章既 上,御批依奏,夏妃位官吏亦令依條回授。此事非獨 著公盛德,壽皇可謂從諫如轉圜矣。三十四年,公之 孫承直郎鑄錢司檢達官箎示公文槁,求予一言,敬 題其後,以補家傳之闕。若公文辭典雅,如其為人,識 者自知,何待贊也。慶元元年九月日,少傅、觀文殿大 學士致仕益國公周某書。《楊閣學跋》云:「某隆興元年 冬,詣吏部受署。一日,謁中書舍人澹庵胡先生,坐未 定,門外傳呼重客至,某亟屏齋房避之,見主賓四人, 皆鬢髯皓白,衣冠峻整,進退莊敬。以問先生之子泳, 指曰:『此為彥亨金公,此為龜齡王公,此為邦彥陳公』。 是時群賢充朝,氣象如此。」慶曆、元祐間,而茲四人者, 又其選也。其名日著,望若神人。然,而某乃得以瞻其 聲。尤私竊自慶,以謂雖商山之四皓,何必減焉。後三 十六年,得金公之文,槁於其孫箎,首篇,蓋公所作《文 恭陳公墓誌銘》也。讀之終篇,蓋自《歐陽公碑》、王文正 公之後,才見此耳。蓋二相之文,相為頡頏云。敬書其 後。慶元戊午季冬中澣日,大中大夫、煥章閣待制楊 某書。觀平園、誠齋二公所書,見「當時從臣同心體國, 小有闕失,不惜盡言。又以見一時耆文魁壘之士,峨 冠委佩,畢萃朝廷,如二老歸周,四皓在漢也。此皆阜 陵初政,而氣象如此,二十八年之治,蓋可占矣。」遐想 盛事,為之三嘆。寶慶改元六月戊午,朝請大夫、新除 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真某 書。
《題六一先生手書後》周必大
右熙寧間文忠公與趙彥若《元考帖》。江端友跋云:「先 祖非戲言,蓋往時風法華至人家,見筆便書,初無倫 理。公友江鄰幾舍人,亦以公見筆輒書,戲比風僧。」此 說載公文集試筆門。端友即鄰幾孫也。慶元五年二 月癸未,周某書。
《跋六一先生跋杜濟神道碑》前人
右六一先生跋唐《杜濟神道碑》,蓋《集古》第四百五卷 也。今吉水縣「鄉貢進士曾三異有此碑,而未殘缺,其 文可讀,得非嘉祐以前舊本歟?慶元丙辰,周某為皇 諸孫彥法題。」
《試筆》前人
世傳文忠公試筆,自《說研》而下凡數十紙,有元祐四 年九月東坡蘇公跋,此最後數紙也。初入劉氏,後歸 王晉卿,今復還歐陽氏,餘不知何之矣。公薨於熙寧 五年,其遺墨已為諸公珍愛如此,況百世之下乎?淳 熙甲午十月廿八日某書。
《跋呂逢德所收平園文字》文天祥
此石刻司馬文正、呂正獻為翰苑時贊書跋槁,則鄉 袞平園周公為直院時手筆也。平園此《跋》,屬意於文 正之曾孫淳熙,距今幾年,善本存否未可知,而其刪 改塗注,初槁爛然,則呂氏得之逢德以示余噫,其謹 藏諸。
《題陳忠肅公疏文跋語後》宋·濂
七峰居士、諫議陳公因上書論日錄事,有忤曾布,出 守南陵,尋謫武彝祠官,未幾除名勒停,編管宜春。崇 寧二年正月移合浦,三月五日過長沙興化寺,遇神 宗忌日,於是依浮屠法運轉經藏,造疏六千言,以薦 嚴事。疏文用駢儷體,恐不足以盡意,仍以散辭分注 其下。首序《請改實錄》,言蔡卞者九事,非國是者七章, 其餘辨布之姦,凡所以尊私史而壓宗廟者,無不縷 列。既燔告神皇在天之靈,是月十五日,復以別本綴 於元豐中王安石所貽手帖之後,又假設臣布引咎 之辭,作跋語繫之。且手書二通,一遺其姪正裕,一寄 其甥李進祖,俾祕藏之。身死之後,出示親戚朋友,冀 幸有知之者。蓋公嘗自謂「家覆身亡」,如浮漚起滅,不 足深計。唯神考十九年,駿烈茂功,受誣群小,為臣子 者不得不辨。故其所著之書,曰《日錄不合神道論》、曰 《辨誣論》、曰《尊堯集》、曰《自撰墓志》。墓志述因日錄殺身 之由,其言至一萬八千有奇,而語尤哀切。然而諸書 大抵皆疏文并跋語中意也。嗚呼!公之愛君尊主之 誠,耿耿弗忘如此,真所謂忠精貫日月者矣。烏傷王 君禕,其八世祖永年令仙居時,而公之冢子正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