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贊》用筆同,其為顏書無疑。告中細書不知出何人。 唐制惟侍中、中書令為真宰相,其曰「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雖行宰相事而未為真。中興以後,藩鎮節使多 授中書令,故敕後細書首行云「太尉兼中書令,臣在 使完。」是年四月,盧杞忌張鎰出之鳳翔,故第二行云 「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臣張使。」其第三行 云:「守給事中臣關播奉行。」杞愛播和柔易制,是年十 月即同平章事矣。牒行細書,首行云「侍中闕」,第二行 云:「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杞即盧杞也。又吏部正員 尚書一人,侍郎二人,其屬有四,曰吏部、司封、司勳、考 功。吏部郎中一人,掌文官階品、朝集、祿賜、告身。尚書 左右丞各一人,掌辨六官。吏、戶、禮左丞總焉;兵、刑、工 右丞總焉。故牒尾「尚書、侍郎」、「左丞」俱云缺,而云「判吏 部侍郎、范陽郡開國公翰」者,盧翰也。後此二年為興 元元年正月,亦進同平章事。《符後書》云:「判郎中滋」者, 劉滋也。貞元二年正月遂從吏部為左散騎常侍。末 後書令史不名,益可驗此告非令史筆矣。一展閱間, 而唐之興故,歷歷可考。且魯公書,得其背紙墨跡,尚 裝為祕玩,況真跡耶?宜何如其寶愛之也。時在正德 丁丑五月望日。陸完跋。此跋精核辨博,今之收藏家 即具隻眼,如公之反覆檢括者少矣。
《妮古錄》:顏書《朱巨川誥》真蹟有二卷,皆絹本,其不書 誥文,首止「吏部尚書」四字,尾題「建中八年三月日下。」 字如棋子稍大,中有一大「說」字,前後「紹興」小璽,藏項 子京家。其停雲館刻墨蹟後有鄧文原、喬簣成二跋 者,向為陸全卿太宰所寶,跋千餘言,檢考甚詳,今藏 余家,余故有「寶顏堂」印。
《小米雲山卷》,藏項希憲家,後有素心道人及沂陽、董 復二跋,雲林止題四字,云「倪瓚曾覽。」
《畫繼》云:「顏魯公《鹿脯帖》,有主沖隱題跋。王名持,字正 叔,長安人。惜辰玉有帖而少跋。」
《蘭亭》專論損壞處,惟《博議》上一跋云:「此是右軍平生 得意書,不必計較於毫釐之間,如堯舜君臣,都俞賡 歌,區區四凶,正何傷於極治也。」又爭肥瘦本,亦惟《博 議》云:「世人於《蘭亭》肥、瘦二本,互有去取,余獨以為《飛 燕》《太真》俱是國色。」
項氏藏《百家註》《柳河東集》,宋魏仲舉刻梓,紙板精妙, 錫山華氏家藏物也。後祝京兆跋云:「余所見宋刻《文 選》數本,精妙著名。吳門舊為李氏珍藏,嘉靖甲子購 得之帙中有祝枝山、唐伯虎諸公品題,亦妙品也。」又 跋云:「自士以經術梯名,昭明之選,與醬瓿覆久矣。然 或有以著者,必事乎此者也。吳中數年來,士以文競, 茲編始貴。余向蓄三五種,亦皆舊刻。此錢秀才高本 尤佳。秀才既力文甚競,助以佳本,當尤增翰藻,不可 涯爾。丁巳祝允明筆,門人張靈時侍筆研。」又《跋》云:「『古 云《文選》爛,秀才半,自隋唐以來,莫不習之。余昔游南 都,求監本,率多漏缺,不可讀。偶閱書肆,獲部之半,曰 非全書也』。其後赴試京師,今少宰洞」庭王公出其前 帙見示,儼然合璧,因遂留而成之。自是累購善本,餘 年莫之遇。孔周何從得此紙墨刻印又精好,倍余所 藏,豈非天緣耶?好學之篤,又有好書濟其求,宜有以 為慶賞。楊循吉題後,又有「唐寅觀,丁巳冬徐禎卿披 翫。」
東坡作書,於卷後餘數尺,曰:「以待五百年後人作跋。」 其高自標許如此。
東坡詩卷有一跋云:「觀此真跡,如覺偽者,甚可笑也。」 周公謹喜此跋,可謂善下語。余嘗謂多見石刻,少見 真跡,往往反以真者為偽,信乎東坡之善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