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7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六餘語。政和中,新創禁中儺儀,有旨令翰苑撰文, 翟公選當直,其略云:「南正司天,無俾神人之雜;夏后 鑄鼎,以絕山林之姦。苟非聖神,孰知情狀。」頃刻進,入 人服其敏而工。

《貴耳集》:楊冠卿館於九江戎司,趙溫叔罷相帥荊南, 道由九江,守帥合宴。楊作致語云:「相公倦台鼎,喜看 袞繡之東歸;潯陽無管絃,且聽琵琶之舊曲。」溫叔再 三稱道。蜀中教官作上巳日致語云:「三月三日,多長 安之麗人;一詠一觴,修山陰之舊事。」要作駢儷,當如 此用事。

四六部雜錄

《聞見後錄》:本朝四六,以劉筠、楊大年為體,必謹四字、 六字律令,故曰四六。然其敝類俳語可鄙。歐陽公深 嫉之,曰:「今世人所謂四六者,非修所好。少為進士時, 不免作。」自及第,遂棄不作。在西京佐三相幕府,於職 當作,亦不為作也。如公之四六云:「造謗於下者,初若 含沙之射影,但期陰以中人;宣言於廷者,遂肆鳴梟」 之惡音,孰不聞而掩耳俳語,為之一變。至蘇東坡於 《四六》如曰:「禹治兗州之野,十有三載乃同。漢築宣防 之宮,三十餘年而定。方其決也,本吏失其防而非天 意;及其復也,蓋天助有德,而非人功。其力挽天河以 滌之,偶儷甚惡之氣一除,而四六之法則亡矣。」 試筆往時作《四六》者,多用古人語及廣引故事,以衒 博學,而不思述事不暢。近時文章變體,如蘇氏父子 以《四六》述敘,委曲精盡,不減古人。自學者變格為文, 迨今三十年始得斯人,不惟遲久而後獲,實恐此後 未有能繼者爾。自古異人間出,前後參差不相待,余 老矣,乃及見之,豈不為幸哉!

《避暑錄話》:前輩作四六,不肯多用全經語,惡其近賦 也。然意有適會,亦有不得避者,但不得強用之爾。子 瞻作呂申公制云:「既得天下之大老,彼將安歸?乃至 國人皆曰賢,夫然後用。」氣象雄傑,格律超然,固不可 及。劉丞相莘老舊以詩賦知名,晚為表章,尤溫潤閑 雅。《青州謝上表》云:「雖進退必由其道,每願學於古人。」 然功烈如此,其卑終難收於士論,何傷其用《經》語也? 自大觀後,時流爭以用經句為工,於是相與裒次排 比,預蓄以待用。不問其如何,粗可牽合,則必用之,雖 有甚工者,而文氣埽地矣。

《墨莊漫錄》優詞樂語,前輩以為文章餘事,然鮮能得 體。王安中履道,政和六年天寧節,集英殿宴,作教坊 致語,其誦聖德云:「蓋五帝其臣,莫及自致太平;凡三 代受命之符,畢彰殊應。」又云:「歌太平既醉之詩,賴一 人之有慶;得久視長生之道,參萬歲以成純。」可謂妙 語也。至《放小兒隊詞》云:「戢戢兩髦,已對襄城之問;翩 翩群舞,卻從沂水之歸。」《放女童詞》云:「奏閬圃之雲謠, 已瞻天而獻祝;曳廣寒之霓袖,將偶月以言歸。」益更 工麗而切當矣。履道之掌內制,可謂稱職。凡樂語不 必典雅,惟語時近俳乃妙。王履道《天軍節宴小兒致 語》云:「五百里采,五百里衛,外并有截之區;八千歲春, 八千歲秋,共上無疆之壽。」又《正旦宴小兒致語》云:「君 子有酒多且旨,得盡群心,化國之日舒以長,對揚萬 壽。」孫近叔《詣宣和春宴女童致語》云:「黛耜載耕於帝 籍,廣十千維耦之疆;青圭往祓於高禖,兆則百斯男 之慶。」皆為得體。然未若東坡《元祐秋宴教坊致語》云: 「南極呈祥,候秋分而老人見;西夷慕義,涉流沙而天 馬來。」又《春宴致語》云:「稍寬中昃之憂,一均湛露之澤, 方將麴糵群賢而惡旨酒,鼓吹六藝而放鄭聲。雖白 雪陽春,莫致天顏之一笑;而獻芹負日,各盡野人之 寸心。」則又不可跂及矣。樂語中有俳諧之言一兩聯, 則伶人於進趨誦詠之間,尤覺可觀而警絕。如石懋 敏若《外州天寧節錫宴》云:「飛碧篆之爐煙,薰為和氣; 動紅鱗之酒面;起作風波。」何安州得之外州《上元》云: 「五雲縹緲,出危嶠於靈鼉。九陌熒煌,下繁星於陸海。 暗塵隨馬,素月流天,如熙熙登春臺舉,欣欣有喜色。」 孫仲益《和州送交代》云:「渭城朝雨,寄別恨於垂楊;南 浦春波,眇愁心於碧草。」皆為人所膾炙也。

翟公巽知密州,侯蒙元功自中書侍郎罷政歸鄉,公 有啟云:「得請真祠,歸榮故里。雖老成去國之易,而明 哲保身之全。多士嘆嗟,餞韓侯之出祖;邦人慰喜,詠 季子之來歸。」又云:「乘安車而過諸子,未慕昔賢;揮賜 金以娛故人,用償夙志。」公平時四六多聱牙高古,而 此啟特平易,誠大手筆也。後元功於里第築臺曰高 藍光。既落成,公就臺張具為宴,自作致語有云:「公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