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魏晉以來,法書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姚懷珍等 題名於首尾紙縫間,故謂之押縫,或謂之押尾,祇是 書名耳。後人花押,乃以草記其自書,故謂押字,蓋沿 襲此耳。唐人及國初,前輩與人書牘,或只用押字,與 名用之無異,上表章亦或爾。近世遂施「押字於移檄, 或不書己名字,而別作形模,非也。」又孫公《談圃》云:「先 朝人書狀,簡尺多用押字,非自尊也,從簡省以代名。 今人不復識,見押字便怒,則書用押字,其來亦久矣。」 劉、蘇二公與方勺,偶不知之也。予頃在武陵,於畢文 簡公諸孫處,見文簡與寇萊公一帖,尾用押字,「押」字 之下,卻有「拜咨」二字,此正以押字代名也。景德間,士 大夫寬厚,故此風尚存。至元豐間,相去方七十餘年, 已為罕見,今固不復有矣。

《容齋五筆》:予頃因見鄂州南樓土中磨崖碑,其一刻 「柳」字,下一字不可識。後訪得其人,名應辰,而云是唐 末五代時湖北人也。既載之《四筆》中,今始究其實,柳 之名是已。蓋以國朝寶元元年呂溱榜登甲科,今浯 溪石上有大押字,題云:「押字起於心,心之所記,人不 能知。」大宋熙寧七年甲寅歲刻,尚書都官員外郎武 陵柳應辰時為永州通判,仍有詩云:「浯溪石在大江 邊,心記閒將此地鐫。自有後人來屈指四千六百甲 寅年。」有閬中陳思者《跋》云:「右柳都官欲以怪取名,所 至留押字盈丈,莫知其何為。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 施於文記間,以自別識耳。今應辰鐫刻,廣博如許,已 怪矣。好事者從而為之說,謂能祛逐」不祥,真大可笑。 予得此帖,乃恨前疑之非。石傍又有蔣世基《述夢記》 云:「至和三年八月,知永州職方員外郎柳拱辰受代 歸闕,祁陽縣令齊術送行,至白水,夢一儒衣冠者曰: 『我元結也,今柳公游浯溪,無詩而去,子盍求之』?」覺而 心異之,遂獻一詩。柳依韻而和,其語不工。拱辰以天 聖八年王拱辰榜登科,殆應辰兄也,輒并記之。 《癸辛雜識》余近見先朝太祖、太宗時,朝廷進呈文字, 往往只押字而不書名。初疑為檢底,而末乃有御書 批,殊不能曉。後見前輩所載,乾淳間禮部有申祕省 狀押字而不書名者,或者以為相輕致憾。范石湖聞 之,笑其陋云:「古人押字,謂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 之,如韋陟五朵雲」是也。豈惟是前輩簡帖,亦止是前 面書名,其後押字,雖刺字亦是,前是姓某起居,其後 亦是押字。士大夫不用押字代名,方百餘年事爾。 《輟耕錄》:今蒙古、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筆花押, 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輔及近侍官至一品者, 得旨則用玉圖書押字,非特賜不敢用。按周廣順二 年,平章李穀以病臂辭位,詔令刻名印用。據此,則押 字用印之始也。

《霏雪錄》:宋故事:禁中處分事付外,謂之「內批」,又謂之 「御筆」,皆內夫人代書。而所謂御寶批者,或上批,或內 夫人書,皆用御寶。惟親筆則上親書押字,不用寶也。 《日知錄》《集古錄》有五代時帝王將相等署字一卷。所 謂署字者,皆草書其名,今俗謂之畫押,不知始於何 代。岳珂《古冢盆杆記》言得晉永寧元年甓,有匠者姓 名下有文如押字,則晉已有之,然不可考。《南齊書》:太 祖在領軍府,令紀僧真學上手跡,下名答報書疏,皆 付僧真。上觀之,笑曰:「我亦不復能別也。」何敬容署名 敬字,則大作「苟」,小為文,容字大為父。陸倕戲曰:「公家 苟既奇大,父亦不小。」《魏書》:崔元伯尤善行押之書,特 盡精巧,而不見遺跡。《北史》:斛律金不識文字,初名敦, 苦其難署,改名為金,從其便易,猶以為難。神武乃指 屋角令識之。《北齊書》:庫狄干不知書,署名為干字,逆 上畫之,時人謂之穿錐。又有武將王周署名,先為吉 而後成其外。《陳書》:蕭引善隸書,高宗嘗披奏事,指引 署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唐書》:董昌僭位, 下制詔,皆自署名。或曰:帝王無押詔。昌曰:「不親署,何 由知我為天子?」今人亦謂之花字。《北齊·後主紀》:開府 千餘,儀同無數,領軍一時二十,連判文書,各作花字。 北史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知誰也。」黃伯思謂:「魏、晉以來法 書,梁御府所藏,皆是朱异、唐懷克、沈熾文、姚懷珍等 題名於首尾紙縫間,故或謂之押縫,或謂之押尾。後 人花押,蓋沿於此。」又云:「唐人及國初前輩與人書牘, 或只用押字,與名用之無異。上表章亦或爾,近世遂 施押字於檄移。不知南北諸史言押字者如此之多, 而《韓非子》言「田嬰令官具押券斗石參升之計」,則戰 國時已有之。又不始於後世也。

《三國志少帝紀》註、《世說》及《魏氏春秋》並云:「姜維寇隴 右,時安東將軍司馬文王鎮許昌,徵還擊維。至京師, 帝御平樂觀以臨軍過,中領軍許允與左右小臣謀, 因文王辭殺之,勒其眾以退。大將軍已書詔於前,文 王入,帝方食栗。優人雲午等唱曰:『青頭雞,青頭雞』。青 頭雞者,鴨也。帝懼,不敢發。」按「鴨」者,勸帝押詔書耳。是 則以親署為押。已見於三國時矣。南北朝謂之畫敕